▲要在这密密麻麻的集字格中找寻需要的字可要有诀窍的。赵用 摄
温州网讯 两个好消息的不期而至,让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木活字展示馆管理员王士生高兴不已。不仅是他,对于每一个热心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的人来说,这两个好消息都是难得的喜事。
推荐阅读
扎实推进“两创”战略在温州的实践
温州地下可能有铜矿(图)
中型客车一律使用“黄牌照”
施工扰民补偿邻里五万六
温商这回准备“飞天”(图)
温州两人成为首批物业管理师
一个好消息是关系到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的保护。国庆前夕,流传数百年的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与杭州的雕版印刷术等作为印刷术,被列入浙江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而另一个则是关系到木活字的发展。这两天,村里活字印刷手工艺人王超辉接了一桩生意,到鹿城区帮人家印制家谱。被逐渐淡忘的十多年后,东源村终于又开始接到用木活字印刷的活儿。
入选“申遗”名录
东源木活字印刷技术最早应追溯至元朝中期,由福建传入。此后,村民世代传承,并不断精益求精,成为远近闻名的家谱印刷村。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简单易学,成本低廉,效果清晰的铅字印刷术流入村中,并迅速占领活字印刷市场,木活字被打入冷宫。此后的十多年,东源村几乎没有年轻人去学木活字印刷术,也没有一桩用木活字印刷的生意。
然而作为一项传承八百多年的古老技艺,木活字印刷术的存亡牵动着人心。2000年以后,随着《浙江日报》等媒体的相继报道,东源木活字印刷术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有关注民间传统工艺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村中的木活字字模也被温州市博物馆收录、保护。今年7月,木活字印刷术又进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木活字印刷术要随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走向世界,牵动全球目光。这对东源木活字的留存与保护,有着难以言喻的重要意义。
十年守得“第一单”
在文化意义不断拔高的同时,木活字印刷的市场化运作也有着良好基础。作为印刷村,东源村的活字印刷生意并没有因雪藏木活字而消亡,反而日益兴隆。单单依靠印制族谱,东源村年总收入超过300万元,一些熟练的班组,甚至接近30万元。
而近年来文化上的复古风,更为东源活字印刷带来了商机。“经常有人来村里要求印刷线装古籍。这几乎是印制族谱外第二大收入来源。”王士生介绍。
虽然铅活字印刷赚钱红红火火,但村里老一辈的印刷手工艺人们并不愿安于现状,他们竭尽所能保留、传承着木活字印刷术。他们以木活字的幽雅古韵游说前来印刷的顾客,用木活字印刷短小的条幅赠送到村里参观的游客,甚至尝试用木活字印刷古籍,进入工艺品和收藏品市场。为了补充新血,王士生以自己的儿子为突破口,向村里的年轻人灌输木活字印刷技术。缺少字模刻师,原本就能对字模作增补的王超辉,便勤练刻字技术,培养出独立制作字模的能力。
十多年过去了,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技术没有荒废。如今,又接到第一单木活字印刷的生意,让东源村的印刷手艺人重树信心。
旅游带来新机遇
东源木活字的发展源于村民自身的努力,也得益于外界的帮衬。
2004年,瑞安市政府划拨出60万元资金在东源村修建木活字印刷术展示馆,对东源木活字的历史及印刷方式作详细介绍,并完整保存27个木活字印刷版面和4万多字模。随后,该展示馆被划归瑞安著名风景旅游区——寨寮溪景区,每年能从景区获取10万元的场馆日常营运、维护费用,并作为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数千人。今年,景区还在东源村举办了专项旅游推介活动,招引游人。
与此同时,各级媒体的持续关注也为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打造出响亮名声。“每年都有外地客人前来要求使用木活字印刷自己的作品集,去年甚至有从西安赶来的古籍爱好者。”王超辉说。虽然木活字印刷一册百页古籍需要3000元的高昂成本,让一些客人摇头离开,但东源木活字印刷的传统韵味,对真正崇尚古籍的人还是有吸引力的。
就在几天前,终于有人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使用木活字印刷了。接活的王超辉说:“客人就是听说木活字印刷术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感到使用木活字的意义不同。”
这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当有一天,东源木活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时,其印制的书籍将不再是普通印刷品,而成为工艺品,实现市场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回归。(记者 王晟 见习记者 张睿 报道组 张云 周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