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仆仆赶到学校,程叔叔先进食堂看望久别的孩子。陈炜 摄
一位公司老总建起穷山乡最好的小学 杭州叔叔扶携畲乡学童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是一个偏远的贫困山区,直到1998年才开通公路,是全省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2006年全乡人均年收入仅有2685元。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贫困山区乡镇,却拥有一座办学设施全县一流、学生生活条件全县最优的小学,全校99名学生吃、住、穿、学全部免费,从入学一直到毕业,都不用交一分钱……
这一切,都得益于一个杭州叔叔,程江鸿。他是一位企业老总,他用一种全新的捐资助学模式,让这所乡级学校成为了该县唯一的一所全免费寄宿制学校。
每一分钱
都要用在孩子身上
11月上旬的一个上午,程江鸿上山看望孩子们,记者也随同前往位于大地乡的浙江智通大地希望小学。
11点30分,我们赶在学校食堂开饭前到达。
操场上,早已闻到从食堂里传出的肉香味的孩子们奔走相告:“今天有红烧肉吃喽!”。
程江鸿走进食堂,挨个摸摸小脑袋,拍拍小肩膀,问这问那。他走到一年级学生张美霞跟前,问道:“你天天吃红烧肉吗?
“不是的。”张美霞答:“一星期最多一回。”
程江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叫来校长叶发先,对他说:“孩子们现在都在长身体,没有肉吃怎么行?从明天起,孩子们每周二、四的菜谱里一定要有红烧肉,一、三、五要有肉片炒菜。”
程江鸿所说的专用账户,指的是他在银行开设的浙江智通大地希望小学专户。今年9月新学校挂牌前,他往专户里注入100万资金,除了建造学校,添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外,他与学校特别约定,学校必须把99个孩子每学期住校所需的伙食费、住宿费、校服制作费、日用品费列出清单,传真给公司审核,银行按照审核过的清单给学校拨款。
“现在许多社会捐资助学习惯于一次性,添些硬件,可是,穷孩子们虽然有地方读书,但各种各样的生活费依然让他们承受不起。我的助学模式是持久性的,不仅添硬件,还管软件,给孩子们吃的、穿的、用的,让他们在校园里衣食无忧。因此,我所捐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孩子们身上。”程江鸿说。
孩子读书的事情
我们再也不用愁了
大地村村民叶爱菊,丈夫在杭州当保安,每月收入1300元,除去日常的花销,所剩无几。她自己在家务农,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但她有两个孩子在读书,一个读五年级,一个读六年级。
“以前,我的两个孩子每学期各要交800多元钱,一年下来就要3000多元钱。每次新学期开学,我就发愁,真的没地方借钱啊!现在好了,一分钱都不要了,孩子读书的事情,我们再也不用愁了。”
在浙江智通大地希望小学,有许多孩子就来自像叶爱菊这样的贫困家庭,有些家庭甚至更为困难。但现在,这些家庭在孩子读书的问题上,再也没有负担了。不仅如此,因为学校包吃包住,他们的父母就将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所在地大地村的所有孩子,为了能吃住在学校,通通住校。
7岁的张美霞来自五六公里外的张坑村,如今已经学会在学校独立生活了。
“她的爸爸妈妈都在丽水打工,完全把她交给了学校。她妈妈来看过她,看到学校吃穿不愁,就很放心去打工了。”张美霞的老师告诉记者,而像张美霞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浙江智通大地希望小学共有33个。
这些孩子们
就是我的“潜力股”
为了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程江鸿不仅奖励取得教学成绩的教师,还出资让全校15名教职工到杭州、绍兴学习、旅游。他还向大地乡各村的村民主任承诺:凡是大地乡考上大学的学生,大学期间所有学费都由他出。
对此,程江鸿说:“孩子们就是我的’潜力股’,我一定要用心血浇灌他们,让他们将来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