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湖州11月14日电(记者 吴妙丽 通讯员 邓德华)汽车驶过蜿蜒的乡道,今天,记者来到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山背村的一片幽静的竹园。竹园主人、65岁的孙士明要给他的2.3亩毛竹笋地盖上“棉被”。靠这一绝活,孙士明的毛竹笋地每亩要比别人多赚5000元。
在老孙的毛竹园里,记者看到,已经有部分地面铺上了厚厚的“棉被”:第一层是稻草,上面施加有机肥,再盖上毛竹叶,最后一层铺上砻糠,总厚度足有30厘米。“一亩地要铺1.5吨左右的稻草,3000公斤的有机肥,5000公斤的毛竹叶,5000公斤的砻糠,成本在3000元左右。”老孙告诉记者,这“棉被”一盖,地表温度就提高了20摄氏度以上,差了一个季节。“没盖‘被’前,亩产量是500公斤,收入500元左右;盖上‘被’后,亩产量达3000公斤,按最低每公斤卖3.4元计,扣除成本最少能多赚5000元。”
同光滑、细嫩的早园笋不一样,毛竹笋的个头又大又粗又短,多毛,口味略涩。每年集中在清明时节的20天时间里产笋——这已是毛竹笋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生长模式,再加上没有早园笋的卖相和质感,毛竹笋常常是货多价贱。
种养竹笋30多年的孙士明从2000年起就开始琢磨,能不能把已经成熟的早园笋覆盖技术应用到毛竹笋山,让出笋时间提前?由于早园竹和毛竹的习性大不相同,要照搬覆盖技术还真是不容易。这其中,种竹的选择、水和温度的掌握成了技术的关键。经过整整三年的摸索和试验,老孙终于成功了,不仅让毛竹笋的出笋时间提前了一个月,亩产量增加了6倍,亩收入翻了10番,而且盖过“棉被”的毛竹笋因为有充足的水分和肥料,生长快、个大,以前的黑毛壳现在变成黄白色,以前略涩的笋肉现在又白又嫩,还有些甜。
埭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校长吴侃成告诉记者,三年前,他们把老孙家的毛竹笋山定为学校的示范培训基地,现在有120户农民正跟着老孙学习覆盖技术。目前全镇适合覆盖技术的毛竹笋山近1万亩,如果这项技术全面推广,可让3.1万农民增收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