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它以人为载体。它的拥有者、储藏者存在于民间,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脉。一旦失去了传承与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复存在。
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这一点,在2007年刚出台实施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也得到了明确。
"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现代化进程的强烈冲击,其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许多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大量珍贵实物和资料遭到毁弃或者流失境外,滥用和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对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逝深表担忧。
2007年6月1日,浙江省正式出台实施《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将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质性的保护。
可正当大家看到希望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当学者们惊呼发现了消失数百年的古老染布绝技的时候,最后的夹缬艺人说他宁愿做个个体户;深山里的皮影老艺人还在不断钻研着皮影的制作工艺,他的儿子却对此不屑一顾,一心想着出门打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的传承",固然是条好路子。可如何保护传承人,又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无人传承的尴尬
浙江省苍南县宜山镇八岱村农民薛勋郎,作为夹缬艺术的最后传人,继承着有1000多年历史的手艺,被日本、美国和国内众多专家当作宝贝,但如今他却因为夹缬没有市场,在赔了20多万元后,不得不让作坊熄火。
余姚有个曲艺品种,叫"雀咚咚",2004年当地进行民间艺术普查时,了解到还有4位老艺人懂得这项曲艺。可等到文化部门去访问采录时,却迟了一步,这4位老艺人均已过世。还好,2005年,慈溪市在普查时发现有个敬老院里还有位82岁的老人会唱"雀冬冬",文化部门当即把老人演唱的曲目一一记录在案,并进行了录音、录像。没过多久,这位老人也离开了人世。老人的演唱,成了绝唱。
浙江省民艺办主任郭艺透露,黄杨木雕的发源地在温州乐清,早在20世纪,就有著名艺人朱子常的"捉迷藏"等优秀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和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乐清曾有木雕作坊几百家,目前仅有9家。每次去乐清,总会有一些年轻的民间艺人对我说:郭老师,我改行了,去开餐馆了,或是去开美容店了。"年轻人都想过好日子,但传统手艺却不能让他们奔上小康之路。
跟这些技艺一样,松阳高腔、乐清细纹刻纸、诸暨西路乱弹等,均已处于濒危状态。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吴露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过程中,还遭遇了不少这样的情景:在丽水的景宁、嘉兴的桐乡、杭州的余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刚刚记录完毕后不久,民间老艺人便离世了。
这就是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保护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一方面,它们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草根文化的精粹;而另一方面,在工业化、全球化、都市化的冲击下,它们又显得那样脆弱,无论是传人的去世,还是青年一代的漠然,对它们都是致命的打击。
一位一直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这样分析当前形势:如果说,以往的岁月中,由于战争兵燹、政治运动、文革浩劫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急剧衰微甚至中断的话,那么现在,正在推进的现代化进程,正在使民众的生活条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耕文明逐渐消失,民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之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门类,逐渐走向式微,甚至消亡,传承和延续面临着严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