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
田间地头问老人、找老房、盘点“家底”。上周六,11支文物普查小分队在瓯海区丽岙镇进行“野外演习”,他们将在3天内,利用GPS等最新设备对该镇文物进行拉网式排查,并测试普查操作效果。温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由此正式进入野外普查阶段。
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今年9月30日启动以来,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文物家底盘查工作。根据《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部署,将于本月14日起对全市11个县(市、区)的文物行政部门、文物管理部门、基层文保所的业务干部及文保志愿者代表共80余人进行培训,邀请省相关专家介绍普查标准以及记录古墓葬、古遗址、古窑址,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和使用相关设备的具体方法。
参与培训普查员分组对21个行政村进行实地普查。普查员与村里的老人攀谈,寻找村落遗迹线索;翻看宗谱,了解村落氏族沿革;走访老建筑,用GPS定位系统、红外线测距仪等设备,现场测定文物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记录文物现状。他们将通过3天“演习”,熟悉本次文物普查实际操作流程。
据介绍,文物普查实地试点结束后,温州市文物普查工作将正式进入野外普查阶段。野外普查阶段为期两年,从今年11月至2009年12月,将以各县(市、区)为基本单元,对全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六大类文物,以及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进行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普查地域范围将百分百覆盖所有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