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时20分,水下考古队员和多家新闻媒体工作者一行17人,从定海册子乡南岙码头乘坐渔民贺贤康的渔船再度起航,朝灰鳖洋上五寺山以西的东霍山海域进发。
气温11~19℃,东风4~5级,一路顺水。途中,考古队员们都在认真地组装探测用的仪器。
9时30分,抵达指定海域,水下考古队员将一粉一白两只浮标球抛入水中。船只跟随着浮标球不断调整航向,半小时后,渔船在北纬30度11分,东经121度50分位置,抛锚停航。
“放测流仪!”水下考古队执行队长林国聪一声令下,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一个长约50厘米的夹子状黄色测流仪沿着船舷缓缓放入水中,接收器显示的水流速度为81厘米/秒,林国聪摇摇头说:“现在水流还太急,要再过会儿到60厘米/秒以下时才安全。”
水下考古队员与记者一起分坐在船的两侧,耐心地等待。有记者乘机和一直参与此次水下考古工作的舟山文管办的陈舟跃聊起中国瓷器史。准备下水的队员则在一旁对自己和队友的氧气瓶、潜水表、潜水服、潜水匕首等装备做最后的调试检查。
10时52分,水流速度降至58厘米/秒,林国聪先把水下喇叭放入水中,而后将两名“全副武装”的潜水员曾瑾和王光远叫到身旁,制定了详细的下潜方案,并再三叮嘱他们要把手放在前方,避免被渔民布在海中的渔网缠住。
11时10分,两名潜水员相继跳入水中,并随着浮标绳游到了浮标球处,用另外一根绳子的两端分别拴在对方的腰上,防止被水流冲散。
11时14分,“下水!”林国聪发出指令,曾瑾和王光远跃入海中。
陈舟跃向记者现场讲解:“他们将以浮标球为中心进行绕圈式搜索,不断扩大直径范围。目前虽然依靠声纳GPS定位系统已经对水下疑点精确定位,但能否探到宝贝还需要一定的运气,而且海域的水温、水流都对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1时22分,经过8分多钟的等待,两名潜水员浮出了水面。曾瑾和王光远被队友拉上船。曾瑾说:“这一带海域能见度极差,水下50厘米的能见度几乎为零,我们只能完全依靠双手探摸。下潜到20米左右时到达一个斜面,水底泥沙淤积严重,而且周围有大片的渔网缠绕,情况很复杂,尚未有文物发现。”
11时30分,林队长宣布当天的探索结束。返航途中,考古队员们还对另外4处水下疑点进行了声纳探测,并记录了一些相关数据。陈舟跃说:“舟山海域曾是古代众多来往商船的必经之地,且当时的船抗风浪能力较差,易出现沉船事故,有散落文物的可能性较大。我们此次工作的目的主要以探测情况为主,以便今后进行大规模的打捞。同时,为更确切地掌握舟山海域各地文物散落的具体情况,我们还计划在舟山市组建一支以舟山本地人为班底的专业水下考古队。”
虽然本次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的结果令人有些遗憾,但总体收获也不小,目前已划定灰鳖洋海域、中街山列岛海域以及嵊泗列岛海域为水下考古的三大块区域,而且仅在灰鳖洋海域已探测到10余处水下疑点,并通过潜水探摸排除了一部分。
队长林国聪告诉记者,水下考古队该阶段的考古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在接下去的两天里,他们将对声纳传回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明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