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饼去留还有这么多人关心
昨天,早报报道了因一纸通知,杭州闹市区的最后一家煤饼店将难以为继的消息。
随着煤气和天然气的普及,这年头,用煤饼的人家是越来越少了。难道曾经生意红火的煤饼店已走到了历史舞台的尽头?
尽管很多网友已经近20年没有接触过煤饼了,但这篇关于煤饼的新闻却在钱塘e家的几个群聊室里激起千层浪。
煤饼应该退出城市居民的生活
晨曦·春:煤饼这东西,毕竟有污染,住在城郊的百姓用用也就算了,可是在空间日益狭小的市区,这种污染不但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别人。大概两年前吧,我们小区里的一位大伯和邻居大妈就因为烧煤饼闹上了法庭。
猪脸九足:我家就还在用煤炉,谁让我奶奶坚持呢。奶奶年纪大了,生炉子的任务就落在我身上。这炉子生生要20分钟,煮东西也很慢……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上班族哪经得起这番折腾啊。煤饼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了,早该退出城市了。
珠圆玉润小可爱:我身边有很多人用煤饼。老家的老人喜欢冬天在房间里放只煤炉,不仅暖和,还可以烧热水烤东西,可是我觉得煤炉很不安全。我弟弟的同学的爸爸,就是死于煤炉上的。她家为了给大棚加湿,把煤炉拎进了大棚,人也睡在里面,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死了。我劝过家里人很多次了,煤炉的使用比煤气更危险,尤其是在冬天。
煤饼有一定的市场,理应区别对待
小花:前两天,我经过邮电路上的吴山煤饼厂,听一位姓许的工人告诉我,随着油气涨价,现在杭州城里一些精打细算的商店也在为开源节流而发愁,据说有些火锅店打算用煤饼来烧火锅呢!看来煤饼还是有市场的,既然有需要,为什么要关门呢?
馨之乐:如果强制煤饼退出城市,就要为那些煤饼的用户考虑一下。比如给低保户每个月发张煤气票,由政府来补贴,比如凭证半价购买一桶煤气。
天天:我觉得并不是城市不需要煤饼了,而是城市里的大多数人群不需要了,但是老人、贫困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呢?其实,任何一种燃料都会产生污染,照我看来,把煤饼赶出城市所减少的废气污染肯定比不上日益增多的车辆带来的尾气污染。只要把好煤饼的生产关,杜绝劣质煤饼流入市场,还是符合现在的环保要求的。
feng:煤饼退出城市居民的生活,说明煤的需求者改变了,这并不是说煤饼就没有人买了,而是煤饼流向了另一些客户群体。换句话来说,要是老百姓都不用煤饼了,国家就可以拿这些煤去换别的资源,也挺好的啊。
只要有市场,就应该保留
地狱游客:对于社会责任和社会文明而言,并不是杜绝某样东西就是进步了。当我们还在钻木取火,有人用了煤炭,那是进步;当我们用了煤炭,有人用了煤气,那是先进;当我们用了天然气,人家用了电,这更是文明。
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地说,就是为了追求大多数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放弃一些习惯,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与其以一个强制的姿态命令大家放弃,不如让大家在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去接受现实。
煤饼的存在是一个必然,可自它存在起,就注定了将被淘汰的命运。但是从目前来看,社会里相当一部分群体对其污染度还是能够接受的,所以还是给煤饼一个空间吧。
SKY:身处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观也不一样。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轻,处于城市中坚人群,在言语上占主流,就漠视了老人的消费习惯。社会多元化体现在哪儿?就体现在物品多元化,消费多元化,生活习惯多元化。旧的就意味着落后吗?发展就应该把所有东西都换成新的吗?我觉得以强制手段逼煤饼退出城市,并不是环保的进步和时代的进步,反而是城市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
大智若愚:我是一名退休干部,我每天看早报,发现在关于“一纵三横”、“两口两线”、“五纵六横”以及最近的“中山路综合保护”等报道中,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拾捡历史文化碎片”的字眼。杭州闹市区最后一家煤饼店,完全可以作为“历史文化碎片”被保留下来,即使以后杭州真的没有市民再用煤饼了,这家煤饼店也应该完好无缺地保留下来,作为一个展览场所,供市民和游客参观学习。
污染环境,必须坚决取缔76票21.83%
考虑到实际困难群众,不应该取缔:52票14.94%
应该缓一段时间,想更好的办法90票25.86%
应该给困难家庭免费供气: 130票37.35%
对于杭州煤饼店存留你有何看法?
●网上调查
小小煤饼故事多多
开门七件事,煤饼曾经位列第一。
别说上了年纪的人,就连70后和部分80后都还记得,家里就算再挤,也会留出某个角落,堆放这种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
它的存在,让扫帚每天都能扫出不少分量的垃圾,它的存在,给那个年代烙上节俭而温暖的印记。
每个人都有一段与煤饼不得不说的故事。
挑着扁担买煤饼
一提起煤饼,我就回到了40年前。小时候,要帮家里做很多家务,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买煤饼,这可是一个力气活,谁让我是老大呢。
那时候我才10多岁,个子小,大人用来挑煤饼的扁担不适合我用,爸爸特地从乡下亲戚那里给我定做了一根小扁担。每次,我都挑着两只小铅桶去镇上买煤饼,每次买20斤,一个桶装10斤,晃晃悠悠地挑回家。第一次挑回家里,肩膀磨出了一排水泡,哭了一晚上,恨死这个苦差事了。
前段时间回家看父母,发现那条小扁担现在还在呢。
——网友“薇薇”
板车进城拉煤饼
小时候,我家的条件在当地还算好的。80年代初,有一次爸爸去上海出差,带回来一只煤饼炉,我现在还记得它的样子。炉子是棕色的,外面包着一层像陶瓷一样的东西。
当时,全村人都跑来参观这个稀奇物儿。我爸就讲给大家听,说大城市里的人用的全是这种炉子,很流行,比烧柴火方便多了,放一块煤饼进去,就能烧饭烧菜烧水。
后来,村里几户人家一合计,大家结伴走了10多里路,拉着板车从城里买回了煤饼和煤炉。不过,跟现在比起来,买煤饼已经是一笔大开销了,小乡镇上能用得起煤炉的人家很少。——网友“那夜花开”
我家自己做煤饼
以前我们家是自己做煤饼的。铁路沿线经常有散落的煤块煤球,我们那一带的小孩子放学后就拎着篮子去捡煤球。做煤球要用到一种有黏性的红土,只有山上才有,爸爸每次上山都会挑一箩筐回家。
做的过程很简单,就是把敲碎的煤球和红土加点水揉在一起,然后用一种专门的工具一压、一抬,一块煤饼就做好了。那种工具几乎每个人家里都有,有1米多长。——网友“平山”
那篇作文让我从此讨厌煤饼
记得还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第一次做饭》,要求我们把做饭的整个过程详细地写下来。那时候,家里还在用煤炉,我光是发煤炉就花了两个钟头,不仅把自己搞得很狼狈,更不知道该怎么把繁复的过程讲清楚。
作文批好发下来的那天,老师念了一篇范文,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煤气炉”这种东西,原来点炉子这么简单,只要“一扭开关,把点着的火柴靠近炉芯,扑的一声,蓝色的火焰就齐齐地窜了上来”。我很委屈,我的作文光是写发煤炉就写了400多字,可是人家整篇才300多字,却得了96分的高分。——网友“那时年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