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8日上午,在秀洲区油车港镇池湾村韭菜圩水产养殖场,养殖大户沈忠兴一边将装满河蟹的笼子从池塘中拎上来,一边笑吟吟地对记者说:“我现在养了93亩河蟹、青虾。如果没有专业合作社请来老师对我进行知识辅导,我哪能掌握蟹、虾套养新技术,又怎能每年赚几十万元的钞票呢!”
近年来,秀洲区委、区政府把自主创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区已有3.6万多户农户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有的办起了企业,有的成了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等,全区农民自主创业的比例已接近50%。随着农民角色的转变,秀洲区及时将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传播给自主创业的农民,按照“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等的要求,依托基层党校、成人学校、合作经济组织等阵地,开展知识技能培训,举办专家论坛或专题讲座。今年年初至今,全区已开办各类培训班189期,培训14459人次。王店镇根据农民自主创业的需要,年初至今已培训高技能人才48人,并为农民中涌现出来的电焊、烹饪等专业人才545人进行了技能鉴定。油车港镇的葡萄种植和养殖业较为发达,一些农民对种养业的知识和技术需求迫切。今年6月,油车港镇的17名党员主动把技术和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开出了秀洲区第一个“田头党校”。该镇钱家桥村养殖大户张文甫对“田头党校”感触很深:“自从‘田头党校畜禽养殖技术培训服务站’请来高级兽医师为我们讲课后,一下子就清楚了生猪生病后用药的方法。”张文甫还把“田头党校”称作是自己的“高级顾问”。
作为省级文化先进区、市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区,秀洲区还将全区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从大宣传、大发动转移到激发农民创新创业热情上来。记者在王江泾镇、王店镇、洪合镇等地,经常见到镇简报上登载着当地农民在纺织、小家电、毛衫针织等领域自主创业的典型事迹;在当地的广播中,也多是农民自主创业的新人新事。秀洲农民画作者缪惠新、陈卫东、计云珍等,经常深入圣莱特休闲农庄、聚宝湾农家乐、绿华生态休闲农庄、秀水园等农民创业基地,将农民创业的喜悦通过农民画勾画出来。目前,秀洲区已实现了“村村都有文体团队”的目标,全区150支业余文体团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当地农民自主创业的典型,生动形象地传播到农民中去,成为一支支激励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创业热潮的文工队,为全区农民自主创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