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消息让农村干部为之一喜:我省决定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择优录用乡镇公务员,2008年全省共将录用174名乡镇公务员。据悉,此前我省已录用545名村干部到乡镇工作。
只要工作干得好,村干部也能进机关工作,笔者为这种“英雄不问出处”的用人导向叫好。
许多优秀村干部虽然学历稍逊,也没有干部编制,但他们与农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在长期基层工作中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过硬的能力,比一般人更能胜任乡镇工作。专门为他们破格设置一个录用乡镇公务员的考场,既是党委、政府对一线干部的关爱之举,也是干部人事制度的开明之举。
公务员队伍人员曾来自各个方面,干部队伍的构成也是“多元”的,如今的领导干部中就有不少来自“工农兵”,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但随着时代对公务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高学历人才供给的不断增多,录用公务员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如果说以前考大学是挤“独木桥”,如今考公务员无疑就成了“走钢丝”。如此一来,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知识水平固然今非昔比,干部的“进口”却渐趋狭窄,经考试录取的公务员大多身份单一、经历雷同,而大批有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的实用人才却因不善应考被无情地挡在了机关大门之外。
新时期公务员理应具备更高的素质,但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高考分也不等于高水平,录用公务员唯学历、唯身份的倾向容易导致用人导向的偏颇。公务员队伍不仅需要各种人才,也需要肯吃苦耐劳、善于解决问题的实干家。如果单一地仅以文凭取人、以考试进人,不但会损害公务员队伍的合理结构,还会挫伤各方人才的积极性。试想,村干部即使干得再出色也不可能有进步的希望,那么,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从何而来、队伍素质又如何保证?而有了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的制度,就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使干出来的一线干部与考进来的高校毕业生在乡镇机关形成优势互补,不但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会极大地激发广大村干部的进取心和事业心,从而使基层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从农村一线选拔干部”是优化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有益尝试。这种用人导向能使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有希望像优秀村干部那样在录取公务员考试中受到“优待”,让不同经历、不同学历的人们都拥有通过努力拼搏获得进步,“更上一层楼”的平等机会。这样,公务员队伍必定更加成熟,整个社会也必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