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7日讯
“我念书以来,体检项目似乎没什么变化。”前几天,温州市区某中学高二学生阿学(化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检。
阿学有心地记下了这次的体检项目:五官、辨色、视力、身高、体重、血压、内科、验血、胸透、肺活量。他问了问身边的同学,大家普遍认为,和中学、小学时的体检项目相比,除增加了胸透等个别项目外,变化不大。
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温州全市共有63554名考生参加了高考体检,男生体检合格率为15.85%,女生合格率为8.99%。全市体检合格的考生仅占体检考生总数的12.76%。其中有64人的体检结果为:“学校可不录取”。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成人疾病都出现了低龄化趋势。
临床研究表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有些肥胖儿童,越胖越不想动,越不想动越胖,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越大。学龄期的肥胖,会大大增加成人期疾病的患病率,患代谢紊乱、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远高于成年后肥胖的人。
2005年浙江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数据显示,温州城市中小学营养不良率达30.48%,肥胖率为10.71%。
建议学生体检“变脸”
12月14日,记者对50名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随机调查,逾八成调查对象认为学生体检有必要。 “有一些小问题(如蛀牙、视力等)能及时得到治疗,再者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比如身高体重是否标准,让家长心里有个数。”一位姓叶的家长说。
调查中,超过九成的家长觉得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体检项目,特别是现在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有家长认为,现在的学生体检只是最表层的,青少年的常见病已经发生了变化,靠现有的体检项目很难掌握学生的综合体质情况。“一旦患上糖尿病,就意味着终生和药物打交道,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对青少年应该提早预防提前干预,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在学校体检中加入血糖检测的项目,发现学生有轻度的血糖上升,可以提前干预。”一位从事卫生工作的学生家长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