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滚动报道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理念指引下方式之变 农民城龙港发展轨迹的背后

  


▲各种印刷机械吸引了众多参展厂商的目光。资料图片


▲龙港镇第一任党委书记陈定模。 陈翔 摄

   人物名片:

   推荐阅读

   新58省道初现“公路经济”效应

   影响2008年股市八大政策 政策是关键

   今年温州126名党员干部违法生育被查处

   账本泄露2500万元秘密

   新年交响乐门票逾七成已被预订

   新法定节假日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陈定模,苍南县龙港建镇第一任党委书记。1984年,在龙港建镇之初以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城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创建了“中国农民第一城”。在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的1998年,他被评为温州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之一。1996年,他创办龙港巨人中学并任董事长。

   朱康对,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现为中共温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温州市拔尖人才。他曾经对龙港的城市化进程做深入的个案研究,著有《来自底层的变革——龙港城市化个案研究》。

   温州网讯 一个城镇的发展方式之变,必定要从其发展轨迹中去探寻。走过20多年改革发展历程的“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苍南县龙港镇,正以其独特的发展轨迹昭示出在不断转变改革理念中的发展方式变化。

   我们以十年为界,追本溯源,展望未来。

   前十年:

   农民进城的“独轮推进”

   “龙港是改革的产物。”在苍南龙港巨人中学的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陈定模以这样的一句开场白,展开了这次采访活动。

   作为龙港镇第一任党委书记,年近七旬的陈定模依旧关心着农民城的每一次脉动。“当时,我们主要抱着这样两个想法:一是农民能不能享受到城市的文明;二是农村城镇化、城市化的道路该怎么走?”谈及农民城的发展之初,他的思绪回到了20多年前。

   如今回首,这两个想法正是体现了当时龙港的改革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农民城在建城之初,发展方式的侧重点放在了农民进城和建城的轨迹上。于是,土地有偿出让筹集建设资金、农民自理口粮进城的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的举措出台,让龙港镇如同一架“独轮车”一般,在一片滩涂地上,勇闯禁区。

   很快,这架“独轮车”推动下的农民建城模式名扬四海,赢得了第一个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到龙港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前的1994年,全镇人口聚集到13.368万,工业总产值达到16.44亿元。到1990年末,新建住宅面积144.8万平方米,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嘉宾点评:朱康对称龙港这十年为“外延城市化阶段”,正如在其《来自底层的变革——龙港城市化个案研究》一书所说的,这阶段是以城市规模扩张为主要特点的时期,其经济发展以城市化为主要动力,通过人口集聚和资本集聚,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带动了当地经济飞速发展。但是这个时期,由于进城农民还没来得及洗去裤脚上的泥土,使得他们集资兴建起来的城市,无论是建筑格局,还是自身行为习惯,都保留了农村的特点。因此,这个阶段的龙港农民城无非是个扩大了的村庄而已。

   中十年:

   产业互动的“两轮驱动”

   突破对于龙港人来说,从来没有停止过。进入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后的龙港镇,并没有只是停留在“扩大了的村庄”外延阶段,而是寻求内涵的提升。

   抓住了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机会,龙港实现了体制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部分管理权限的扩张。在这十年时间里,龙港农民城的城市框架已经形成,大规模人口集聚告一段落,当地的社会文化也逐步向城市转型。无论房屋格局,还是居民生活习惯等都逐渐向城市转型,出现了内涵城市化的特点。1995年,当时的龙港首次打破了“顶天立地”式的农民屋“一统天下”的格局,先后建成了西排新村、金都别墅、沿江新村和宫后公寓等四个住宅小区。

   几乎与此同时,世纪交替间的一次房价下跌,打破了其“独轮推进”的平衡,更是让龙港人认识到了建城路上亟待产业支撑。

   龙港人又一次转变了改革理念。现任苍南县委常委、龙港镇委书记汤宝林在当时提出了“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龙港从“农民城”向“产业城”的跨越。

   产业支撑理念下的龙港镇,在进入新世纪的头几年里,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印刷、礼品等产业迅猛崛起,先后摘取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国字号”产业基地称号。

   嘉宾点评:相对于龙港建城之初的前十年,朱康对将中间的这十年称之为“内涵城市化阶段”。从经济发展看,这个阶段是依靠城市化带动了工业化发展,产业结构转变十分明显,1996年以后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印刷业逐渐成为龙港的主导产业。同时,产业的崛起也有力地支撑了城市化的发展。

   新十年:

   民生为先的“三足鼎立”

   “龙港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建一个城镇,更为主要的是改善民生。”陈定模如是说。

   “龙港的发展,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归宿点。”现任龙港镇镇长李道骥如是说。他说,站在第三次跨越的浪头上,以民生为本,迈向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理念也在不断地创新。无论在发展规划、工作方法上,还是在城乡统筹中,“协调发展”成为了他话语中流露出的一个最强画外音。

   有了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的“两轮驱动”,还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轨迹的指引和归宿。这样正好构成了稳定的“三足鼎立”之势。强调民生,让龙港镇在政府工作中突出了居民出行、吃水、就医等基本需求的改善。近年来,龙港兼并了原先周边乡镇的水厂,实行统一供水。全镇7个乡镇级卫生院全部恢复。农村环境整治创出了“分级包干”的样板。

   更大的民生改善还体现在整个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上。立足于整个鳌江流域,龙港镇自动融入县域总体规划,注重与周边乡镇的同城发展,共享发展的成果。李道骥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龙港镇主动放弃了职教中心的布局,因为通盘鳌江流域考虑,鳌江镇职教中心足以辐射到龙港来。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中,龙港镇出台诸多政策反哺“三农”:投入农业的扶持资金每年按10%的幅度在递增。农村道路建设补助提升到50%。

   对于龙港来说,新十年的发展早已启动,协调发展的轨迹也日渐清晰。

   嘉宾点评:朱康对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这一点,对龙港发展有很大启发。要从整个温州城镇网络布局和鳌江流域城市化的整体要求出发,协调好龙港与周围城镇的关系,统一规划鳌江流域治理、公共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同时,要积极关注民生问题,协调好城乡关系,协调好进城农民和本地居民的关系,更要协调好外来民工和本地居民的关系。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