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5日讯
(记者 叶寒青 永康市报道组 叶宁 潘勇智) “农家土灶煮饭菜,汤肠烧得冷水开。”永康山区的不少农家如今又回归到“农耕时代”:这些农家,在土灶上嵌入汤肠(一种装在农家灶头上的环形装置,里面可灌水等),做饭的同时把水也烧热了。古山镇后塘弄一村村民徐绿英,就享受到了节能的好处。烧好一锅饭,再炒两三个菜,保准产生一壶开水。
汤肠作为土灶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农村最为常见的节能生活用具之一。但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山区烧土灶的人越来越少,汤肠也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满山的树木是不能作为柴薪料的,但山区果树老枝、秸秆等柴火资源丰富,平时大都任其腐烂在地里。许多山区群众觉得,何不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3个月前,舟山镇舟山二村64岁的老农黄金达重新启用土灶,并新买一只铜质汤肠,紧挨灶膛安装好,菜出锅了,紧挨着铁锅的汤肠也“顺便”将水烧好了。“一般不到10分钟就能烧开一壶水。一天三餐烧三壶水,两老喝的和洗脸洗脚的热水都有了。”黄老汉说得有些得意。“这些老枝和秸秆原本都是丢弃在田间地头的废物,现在却被我利用起来了。”黄老汉说,“同样是烧一壶水,用煤气大约要0.40元钱,用电也得0.20元以上,用汤肠则无须花钱。”
永康五金城有几家卖汤肠的店铺。店主们说,近几年来一直很少有人问津,以致于他们只好不断压缩汤肠的“地盘”,有的干脆弃之不卖。但今年以来,来这里求购汤肠的农村群众多了起来,汤肠又高挂在店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