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5日讯
(记者 张冬素 海宁市报道组 沈达)这几天,海宁市教育局正在讨论2008年市区公办初中、小学的新生入学招生办法。市教育局局长胡振学对笔者说:“元旦后,我们就公布招生办法,明年学生该上哪个学校就上哪个学校,不会有一个择校生。”
教育局长敢如此“打包票”,是因为海宁市在规范中小学招生中已有了一次成功的尝试。今年秋季,该市公办学校6216名小学新生、7732名初中新生,全部免试就近入学,没有出现一个择校生,开学至今也没有一名学生中途转学择校,首次实现“零择校”。
胡振学告诉笔者,今年一张择校的“条子”都没有,不符合招生条件,再大的官、再多的钱也办不到。秋季开学前,海宁城区各公办初中、小学都将新生录取名单在学校门口公布,接受市民监督,结果没有接到一起投诉。
在“堵”择校的同时,海宁市放宽城区学校的招生条件,落户在海宁市区或父母在海宁市区有房产证的学生,都可以在城区学校读书。而对于在市区企事业单位打工或在市区开店的农民工,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其子女也能在城区学校接受公平的教育。
“零择校”使全市各中小学生源相对均衡,有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许村镇沈土初级中学校长徐云良告诉笔者,今年初一的任课老师反映,因为生源好了,课堂教学效果要比上一届好。海宁城区学校的老师也说,没有了择校生,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得到了控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据了解,今年海宁城区初中的班额基本上在45人左右,而以往最多时一个班多达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