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市民陈运河说,在他的眼中,和谐是具有画面感的。
每当华灯初上,当他路过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经常能看到数百人在广场上跳舞、唱歌、轮滑,还有小孩在大人的扶持下蹒跚学步……和谐的真谛,也许就蕴藏在这样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画卷中。
随着我省公共资源和空间的扩大,更多的人走出家门,来到户外。而从元旦起正式实施的《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将为我省全民健身热再添一把旺火。健身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也愈加多姿多彩。
“铁杆舞友”开车从城东赶来跳
夜幕落下,运河上水波荡漾,两岸流光溢彩。冬夜的寒风已有几分刺骨,却依然难挡人们跳舞的热情。
茹林海骑着三轮车,来到运河畔的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下车后就忙着张罗开来:一套简易音响、几张塑料凳子,就是他办广场舞会的全部“家当”了。
晚上6点半,伴随着歌声而起的,是人们欢快的舞步,和孩子们轻巧的轮滑身影。
今年56岁的茹林海,早年当过消防兵,后来在一家企业当工人,几年前下岗了。老茹本身就是个交际舞迷,有20多年的舞龄,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不如办个半公益性质的广场舞。
一开始,他把场地设在中北桥旁的一块空地上,不过周围树木较多,不够开阔。去年10月,自从西湖文化广场部分景观向市民开放后,他在广场东侧开始办起了广场舞,收费标准是每人每天五毛钱。如果按月交,5元钱一个人。
这个舞会,很快受到周边武林、朝晖、天水、西溪等街道居民的欢迎,甚至有“铁杆舞友”自己开车从城东赶来跳舞。来跳舞的人,既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头发花白的大伯大妈,不分男女,老少同乐。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一些老客人会带着零钱来,而不少路过的游人有兴趣下场跳舞,没有零钱付费,老茹也不是太在意。“除了电费和维护费,能有点余钱补贴家用当然好,不过关键还是大家图个开心。”
外来务工者找到休闲好去处
家住上宁桥的王新芳大姐,几乎天天都来“报到”。“哪天不来,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她说,除非是下大雨,不然每天都有两三百人来跳广场舞,夏天的话,那就更热闹了。
“我一向体质不好,以前想跑步或走路健身,不过那样太单调了,坚持不下去。”王新芳说,自从迷上了跳舞,精神好多了,她还发动了一大批同事、邻居到广场跳舞。
在人群中,记者看到一位动作娴熟、舞姿翩翩的中年男士。“我可是第一个加入这支业余跳舞队的男人哦!”家住胭脂新村的李先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最初他是陪老婆来跳的,看看女人们跳得蛮有味道的,他在一旁也跟着摆摆手,动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