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现全球惟一奥陶纪末期深海类动物化石
浙江在线01月03日讯
昨天,中科院院士戎嘉余先生在南京宣布,他的科研小组在杭州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惟一的奥陶纪末期深海动物证据。4.4亿年前,在史上的生物大灭绝期,这些动物成功地缩小自身体型,迁移到当时还是较深海区的杭州地区,躲过了这场灾难幸存下来。
这些动物的存在,将大灭绝前后两个世代动物群联系了起来,将4亿多年前的海洋动物演化史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余杭镇安乐路尽头有座狮子山,狮子山上有座安乐塔,安乐塔以东50米处有个小山坡,小山坡上的土黄色岩层中,这些化石静静等候了4亿多年,直到它们遇到了一个被人叫做“老俞头”的怪人。神秘的5毫米腕足化石出土距今约4.3亿年全球罕见
“发现这些化石,还靠‘老俞头’,这个怪人,不认识路,对于人,也是见了就忘,就只认识石头。”2007年12月24日,记者赶至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采访,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主任许红根笑着说。
今年76岁的“老俞头”,名叫俞国华,是地质调查院退休的老工程师。退休后,“老俞头”仍在院中帮忙,指导并传授经验给年轻人。
2006年上半年“老俞头”参加了一个地质研究项目,去年7月,“老俞头”与其他几名研究员来到老余杭,沿着安乐路行至狮子山。观察了山脚下的其中一层沙岩,初步推算年代属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3亿年。
沿着岩层往上,在半山腰一亭子附近,一岩石断层面处,挖土少许后,发现了一枚直径只有5毫米的腕足化石。
“初步观察了此化石,便觉得它很特殊,估计它应该距今4亿年左右,但具体是哪个年代,有什么代表意义并不清楚。”“老俞头”说。
因此,回到调查院后,思虑再三,老俞便将化石寄往南京,收信人是享誉世界的地质古生物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院士。
经戎嘉余院士和同是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詹仁斌研究员鉴定,“老俞头”提供的化石属志留纪早期的化石,全球罕见,十分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院士。
经戎嘉余院士和同是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詹仁斌研究员鉴定,“老俞头”提供的化石属志留纪早期的化石,全球罕见,十分重要。
事后,根据南京方面的要求,他又去了此山四五次,找到了许多腕足、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分批送往南京。再次出土3毫米腕足化石距今4.4亿年全球唯一
在观察这些化石时,戎嘉余院士作了一个大胆推测,化石“很可能与奥陶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有关”。
2007年1月初,天气较为寒冷,戎嘉余、詹仁斌及博士生黄冰在“老俞头”的引领下,亲赴杭州附近进行实地考察,三天后,在安乐塔以东约50米处山坡小树林的土黄色岩层中,一块直径更小,仅有3毫米的腕足类动物化石突然出现。紧接着,类似的化石频频亮相。
这让考察队员兴奋不已。
经鉴定,这种需要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化石,属于奥陶纪末期。“这是个全球惟一的发现!是目前惟一已知的奥陶纪末期的壳相动物群。”戎嘉余院士说。这些化石的发现不仅揭示了生物宏进化过程的细节,还证明杭州地区可能是当时海洋生物躲避环境灾难的“避难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