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着团圆甜蜜的汤团不再是元宵节的专宠,随着速冻食品的推广,汤团成了很多人爱吃的点心。但以汤团闻名的宁波,却买不到地道的宁波汤团了!昨天,连逛了几个超市后,从香港返乡探亲的郑先生十分沮丧:86岁的老父就想尝尝家乡汤团的味道,看来要让老人家失望了。
其实,在宁波,买不到正宗的宁波汤团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从两三年前开始,业内人士就疾呼要拯救宁波老品牌,也有人提出对汤团申请原产地保护,但还是难以阻挡地产“宁波汤团”在市场上的衰退。
昨天,一位业内人士感慨道,作为宁波汤团的发源地,宁波企业没有发掘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打响自己的品牌,实在是有点对不起老祖宗!
寻遍宁波难觅地产汤团
“原本,母亲每年都要做汤团的,可前年她老人家去世后,没人会做了,父亲就一直挂念着家乡的猪油馅汤团。”昨天,郑先生介绍说,这次返乡前,他父亲再三叮嘱要带点土特产,尤其是宁波汤团。
回到宁波,郑先生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昨天,临上飞机前,他专程跑了几家大型超市,在速冻食品区,袋装汤团有五丰、桂冠、龙凤、甲天下、湾仔码头、三全凌等很多品种,但全不是宁波本地产的。问了商场营业员,才知道等元宵节前后,本地产的汤团才会上市,但量也非常少。
看着外地汤团的包装上同样标着宁波汤团,郑先生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买6袋。装进保温袋后,他尴尬地笑笑说:“毕竟回来一趟,也算给老人家一个安慰吧。”
地产宁波汤团“越做越小”
昨天,听记者说起郑先生的遭遇,不少业内人士唏嘘不已。宁波市餐饮行业与烹饪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外地产“宁波汤团”抢了宁波企业的“饭碗”,只能“怪自己不争气”,而不能“怨别人手太长”。
这位负责人介绍,宁波本地企业的汤团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产业规模薄弱,特别是要进大型超市,光“进场费”就需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宁波的汤团生产企业根本无法承受。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早在几年前,宁波最著名的“缸鸭狗”小吃店,曾先后与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商谈合作(合资)计划,却一直没有结果。宁波一些大饭店也曾计划进军汤团业,将闲置的月饼生产设备开发生产宁波汤团,却也是“只听打雷声,不见雨下来”。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既没有钱去做品牌宣传,更不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这位负责人表示,最近几年来,本地的宁波汤团生产企业“越做越小”,目前都只能保证季节性生产,根本无力杀向全国市场。
申报原产地保护困难重重
对此,浙江合创律师事务所郑勇律师提出,是否可以借鉴“金华火腿”、“绍兴黄酒”,对宁波汤团申请原产地保护。
郑律师表示,像“宁波汤团”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包含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名小吃,理应受到保护。“杭州、河南、上海一些汤团生产企业打着‘宁波汤团’的旗号,虽然没有侵权,但从反不正当竞争的角度来说,他们在产品外包装上标上‘宁波汤团’,对消费者构成了一定误导。”
其实,对宁波汤团进行原产地保护的呼声由来已久,但在专家看来,却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宁波检验检疫局的一位专家就曾表示,宁波汤团虽然蕴含着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但由于其产品原料、加工制作过程都是公开的,且与起源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等没有直接关系,申请时会比较困难。
这位专家还特别指出,只有做大产业,强化宁波特色才是地产汤团的出路。宁波汤团生产企业要抱团,要成立行业协会,制定出生产和质量标准,振兴这一传统名点,这样才有望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