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车上跳下四个人
围着我们就骂
时间:1月5日
地点:沪杭高速大云卡点
出场人物:一女三男、民警小王
当晚8点多,发现一辆杭州牌照的面包车双尾灯都不亮,民警小王将它拦下来。车一停,里面跳下一女三男,三四十岁的样子,怒气冲冲地赶过来,指着小王鼻子大叫:干什么?!你想怎么样啊?!
四人把小王和一个协警围在中间,情绪激动,一边大声叫嚷,一边指指点点。
“我没有说话,这时候越说越乱,”小王说,“我干交警5年,这样的人碰到不少了。”
这样骂了好一会儿,四人才渐渐平静下来。原来,这车上一男一女是夫妻,另外两个男的是他们朋友。这天从上海赶回来,结果在上海境内高架上堵了一个小时,到了沪杭高速枫泾收费站还被民警拦截——这辆车在上海境内有十几个违章记录没有处理,被拦下后一并被罚款3000余元。
这四人本来回杭州也还有事,耽误了一小时,还罚款3000元,一路上郁闷透了,这里又被民警拦下,心里郁积的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
等他们平静后态度好转,考虑到四人一路上也比较“坎坷”,最后民警只对尾灯不亮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有个女的拿包砸我
我没法好好开车了
时间:1月6日
地点:上三高速过天台服务区2公里处
出场人物:一对中年夫妇、大巴司机
中午时分,台州高速天台大队民警王斌发现主车道一辆大巴跟喝醉了酒似的:突然向右边偏,在快要擦到边护栏时又快速向左边拐,吓得旁边三四辆轿车乱成一团。
王斌赶紧把车拦停在硬路肩上,接着大巴司机跑下来喘着气说:“一个女的用手提包打我的头,我没法好好开车了!”
到车上一看,是一对四十多岁的夫妻,丈夫姓方,刚刚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从上海赶往天台。说好在天台服务区下车,但车子开过头他俩才想起来,要求司机停,司机说高速公路不能随便停车。夫妇俩急了,两边吵起来,方某妻子随即拿起手提包往司机脑袋上摔。
看到民警上车,乘客们一起指责夫妇俩做法太危险。这时,方某低头不说话,老婆哭起来。王斌告诉他们这么做差点就引发事故,夫妻俩连声向司机、乘客道歉。随后王斌用巡逻车将这对夫妇送下高速公路,安排车辆让他们看母亲去。
民警发现
“路怒症”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王斌回忆说:“方某夫妇是做生意的,看起来都很老实,明显是急火攻心。”
沪杭高速大云卡点民警小王说:“被这么指着鼻子骂,老实说我也很火啊。不过想想,发火是个极端状态,说话做事肯定很过激,不能太计较。”
大概是值勤时被骂得多了,小王发现有一个词语频率越来越高——“路怒症”。
百度搜索“路怒症”,找到相关网页166篇,大多是近两个月的报道。据《国际先驱导报》的文章说,这词语来自西方,最早是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有了“路怒”(roadrage)一条,形容在交通阻塞条件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医学上把它都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发作起来经常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美国最新公布的一组研究数据说,患路怒症的美国司机达5%-7%,约1600万人。
对付“路怒症”
一个词很有效:轻装上阵
中国的车子越来越多,乘客和司机的“路怒”问题也日渐受到关注。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去年的一份问卷调查说,中国司机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59.8%,其中长途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达80%,私家车主则为44.4%。
浙江警察学院丁老师说,堵车造成的挫折感,陌生旅途的不适应,赶路时间的压力,都可能导致人的情绪愤怒。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不要带着愤怒上路,注意休息,排遣生活的压力和情绪的紧张,出去旅行前要尽量选择好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