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三位教授收获三项国家科技二等奖,他们说——
搞科研要争朝夕 更要脚踏实地
浙江在线01月09日讯 今天,从在京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消息,浙江理工大学科研人员主持完成的3个项目获得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所省属高校一年获得国家3个二等奖,这在我省还不多见。
笔者连线正在北京参加大会的浙江理工大学赵匀教授,他说,“这3个大奖虽然同一年获得,但都做了10年以上。”
赵匀教授主持研发的高速水稻插秧机,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插秧质量,适合我国南北方水稻产区小田块和丘陵地区插秧作业。目前,这一技术已实现成果转让,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规模。
但是为了攻克原有插秧机取秧量不匀、易伤秧漂秧、秧苗直立度不高等难题,赵匀等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前期的理论研究。从1994起,他们把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搭建科研平台上,直到1999年前后才开始研制机器。“当时至少有四五十家单位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大量都是在仿造跟风,让人觉得有点急功近利。”赵匀说,“我们采取了先慢后快的方略,现在看起来这条路是对的。搞科研要争朝夕,但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
同样,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陈本永教授主持的“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方法及应用”、材料与纺织学院邵建中教授主持的“基于丝素反应特性调控原理的蚕丝高色牢度染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都经过了长期的研究,“板凳甘坐十年冷”才换来今日的显著成果。
上世纪90年代,陈本永教授和他清华大学的老师就开始对纳米测量技术进行研究。2002年,陈本永来到浙江理工大学后,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立即投入100万元为他建立了纳米研究平台,后来又不断追加投入,为他的研究提供支持,最终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合成波长条纹细分原理的纳米测量新方法,发明了一套在毫米量程范围内达到纳米级精度的测试计量技术及应用系统,并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采纳作为我国大范围高精度纳米位移标准计量仪器。
而海外留学归来的邵建中教授等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蚕丝丝素表面酪氨酸残基含量高于本体的结构特点,从而探明了蚕丝染色色牢度不高的原因所在。这一研究成果对改善和克服蚕丝纤维的固有缺陷,提高蚕丝制品的附加值产生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应用于生产。“以前也有不少机构、企业进行过相关研究,但是一直没有突破。”邵建中说,“做研究需要长期的积淀,多年的努力才可能换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