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目前定海城区登记在册的典当行共有4家,调剂行有45家。但如今的现状是:本该从事寄售业务的调剂行,不少却在从事着资金借贷、变相典当等违规业务,而且个别调剂行还存在着“放高炮”行为。日前,定海工商分局实施对49家调剂行、典当行实施专项整治。
调剂行“猫腻”不少
调剂行从事的应是寄售业务,寄售的商品仅限于日常生活资料,寄售商在按顾客的要求售出商品后扣除佣金和其它费用,然后将货款交付给寄售人。“但实际上除了个别的手机、家电调剂行外,调剂行或多或少都在从事着典当经营。”定海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调剂行究竟存在哪些“猫腻”呢?市经贸委、公安、工商三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解开谜团:一是在招牌、广告、招贴等标识中打着“典当”旗号,并且超范围非法经营典当行业;二是在民间以典当名义从事非法吸收存款、拆借资金、发放贷款等金融业务;三是个别调剂行成为“地下钱庄”,非法发放高利贷;四是对来路不明的赃物进行窝藏、销售、转移。据了解,此前沈家门的一家调剂行就曾暗地开设地下钱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1分利聚拢资金后再以4分利高额利率转借他人,共计吸收资金118.5万元,最终当事人判处有期徒刑5年。
“李鬼”屡屡遭遇风险
调剂行扮演“李鬼”非法从事典当行业,由此引发的诈骗案件也时有发生。去年7月中旬,沈家门连续发生两起调剂行因质押假金项链被骗案件。8月份,定海又发生一起调剂行质押假房产证被骗案件。去年4月,用假证件作抵押在调剂行数次行骗得手的白泉人王某被警方抓获。调查发现,在不长的时间里,王某共骗取了四家调剂行的借款共27000元,全部挥霍在赌场上。
“调剂行上当受骗吃哑巴亏的事情屡屡发生,一个原因就是调剂行非法经营。”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比如抵押的房产证是假的、有些抵押的物品来路不明等,一些案件发生后,调剂行甚至还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定海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调剂行业存在的种种违规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典当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给调剂业本身也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非法当铺将受到整治
据了解,一张《自查自纠表》已发到了各家调剂行、典当行业主的手中。本月20日前,各家调剂行、典当行须将这张表格如实填写并上交,同时对自身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据了解,整治行动主要是摸清非法典当机构及寄售(卖)行、调剂商行等机构从事非法典当,或以典当名义从事非法吸收存款、拆借资金、发放贷款等金融业务的情况;清除所有非法典当机构悬挂的与典当业务相关的招牌、广告、招贴,并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进行处理;规范典当行业包括寄售(卖)行、调剂商行的机构名称、经营范围和业务规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