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永刚冒着风沙去维族学生家里家访。
|
浙江在线01月14日讯
“如果没有风沙,和田的气候条件比杭州还好,每天艳阳高照,出门不用带伞。”虽然回到杭州已有十几天,但青春中学的化学老师高永刚还是常常把“和田”挂在嘴边。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10个月,已经把他和一群新疆孩子紧紧连在了一起。
“那里的水质很硬,一喝就会拉肚子,而且生活也比较艰苦。但我认为这段生活,过得很有意义……”这位34岁的老师用博客记录了他在新疆和田的工作和生活经历。
维族学生很聪明
“刚接手的时候,维族班的平均分比较低,但他们很聪明,很勤奋……”
2007年3月8日,飞机飞越昆仑山脉,抵达乌鲁木齐机场。那天,高永刚开始了他一年半的援疆之旅。尽管事先查阅了很多资料,做足了准备,但当高永刚和其他老师真正踏上新疆和田这片土地时,当地的干燥和风沙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鼻子渗血、拉肚子、蜕皮等都一一出现;早上出门前刚整理过的床,晚上回家时又铺上了一层黄沙。
和田五中是新疆和田地区仅有的两所用汉语授课的初中之一,高永刚教的两个维族班和一个汉族班都是初三年级,对这些学生来说,汉语过关是最大的困难。
“有一次,一个学生来我办公室向我道歉,说的却是‘老师我错了,你对不起我’。”高永刚说,在当地,一些维族学生的汉语存在困难,“一句话、一个知识点常常需要讲很多遍,上课笔记记不下来的学生也有很多,这是教学最大的难题之一。”
“但维族孩子非常聪明,也非常好学。”高永刚带班才几个月,他教的维族班考试平均分就节节上升,一个学生还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这个消息令全校振奋,因为在和田五中,有维族孩子拿到全国性的奖项,这还是第一次,而在高永刚去年带的100个初三学生中,有47个考入了内地的高中班。
同学们生怕
过了寒假老师不返回
“新疆的天气干燥,我们刚去的时候,很不习惯,加上课又多,嗓子就很痛,几周就把润喉的药吃完了……”
“维族班的孩子性格外露,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就是在课堂上也不例外。”高永刚说,上课时经常会有学生大声讲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刚去的时候真是吓了一跳,课堂气氛很活跃,所以只能抓住维族班孩子爱表现的特点,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帮他们集中注意力。”于是,高永刚经常会在课堂上组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比赛,赢的小组就有上台表演唱歌、跳舞的机会。维族班孩子们渐渐感到了这位浙江老师的不一样。
“老师你是不是不回来了啊?”“老师你不要回浙江去了,好吗?”放寒假前,不少孩子拉着高永刚的衣服不放,生怕这位浙江老师不回来了。“一放完寒假,我还会回来继续教你们。”只有这句话,才让孩子们重新露出笑脸。
两小时的时差
至今有点不适应
“这里很不方便的一点就是和浙江的时差,作息时间差了整整两个小时,这里晚上7点多才放学,有晚自修的时候,到家就要10点多了……”
“在和田,只要一有机会就上网和妻子、儿子聊天,但因为时差的原因,一星期也只能聊两三次。那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空下来就不知道该干什么,整个人闲得发慌。”怎么打发课后的空余时间呢?于是,研究和田玉就成了高永刚闲时最大的消遣,“有一个周末,我们还去河床里挖过石头,捡了几颗没有完全发育成玉的,其中一块有10斤多重,背了3公里路才把它弄回来,没其他事可做,就当是娱乐和锻炼了。”后来,连住的小院里的那块地也帮上了忙,高永刚说,他每天给枣树浇浇水、给西红柿除除草,生活就充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