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4日讯
一个当起知名商号“保护神”的法规,让浙商外向发展时不再担心“后院起火”。
这个法规名叫《浙江省企业商号管理和保护规定》(下称《规定》),它于2007年3月1日起实施。虽然只有短短24个条文,只实施了10个多月,但它的适时诞生让浙江知名商号尝到了甜头。“在省内的企业之间,商号纠纷明显下降了,重大纠纷基本上没有了。”2008年1月10日,浙江省工商局企业处处长张雪林在谈《规定》的实际保护效果时说。
值得重视的是,这部全国第一部商号保护地方性法规,首创了知名商号保护制度。
-典型事件 杭州张小泉10年诉讼战
在中国,“张小泉”已成为了剪刀的代名词,它有着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传承。
据史料记载,1663年,张小泉创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张小泉刀剪店”。乾隆年间,张小泉剪刀就被列为贡品。经过张家数代传承,至1949年就因亏损宣告停产。
现今,谁是它的真正传人已不可考,但“张小泉”字号被同行业广泛使用。然而,市场经济的浪潮让张小泉剪刀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官司中。
胡祥甫,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知名律师,现任杭州市律师协会会长。他曾担任杭州张小泉剪刀厂(现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杭州张小泉)10多年法律顾问,见证了杭州张小泉为保护商号、商标的10多年讼战。
据公开资料显示,杭州张小泉于1963年在杭州市工商局注册登记了“杭州张小泉剪刀厂”企业名称(即商号)。次年,获得了中文文字“张小泉”与剪刀图形组合的“张小泉”牌注册商标,该注册商标在1997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杭州张小泉告南京张小泉
1993年,杭州张小泉状告江苏南京张小泉 1993年,杭州张小泉状告江苏南京张小泉刀具厂(下称南京张小泉),轰动全国。因为老字号总能牵动普通消费者的敏感神经,该案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据胡祥甫回忆,南京张小泉是杭州张小泉的联营企业,杭州张小泉让其代工生产菜刀,使用“张小泉”注册商标,然后交予杭州张小泉统一销售。当时,杭州张小泉有一个企业内控质量标准,比当时的国家标准还要高。而南京张小泉有几批产品质量不好,被退了回去。之后,南京张小泉自行把菜刀销往市场,使用了非注册商标“银光”牌,并在产品及包装盒上刻印有“南京张小泉”和“张小泉”字样。遂牵出了商号权和商标权的侵权纠纷。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为,南京张小泉的行为足以导致消费者误认,构成了对“张小泉”商标权的侵犯;但商号只在各自冠用行政区划范围享有专用权,不构成商号侵权。
杭州张小泉告上海张小泉
之后,杭州张小泉和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下称上海张小泉)又打了长达五年的官司。
胡祥甫说,这个官司和上述官司不同,打的纯粹是商标侵权。
起因是,杭州张小泉认为上海张小泉在剪刀上突出“张小泉”三字,侵犯了其商标权。但论商号,上海张小泉的历史稍长一点。于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认为,沪、杭两地的刀剪企业对“张小泉”品牌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贡献,“张小泉”三字不能归杭州张小泉独享。官司直到2004年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