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设农村环境清洁日
走进南白象街道鹅湖村,我们发现昔日村口处那大片的垃圾场变成了村民休闲锻炼的公共娱乐场所。村民涂克强的家就在这个昔日的垃圾场边,家居环境是在去年下半年得到彻底改观的,涂克强知道,这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区里设立“农村环境清洁日”后促成的。
2007年6月起,瓯海把每月第一周的周五特设为区“农村环境清洁日”,要求区属各部门和各镇(街道)机关干部必须在“清洁日”,到其联系的村义务劳动搞卫生,带头帮村里开展好环境清理工作。“清洁日”参加活动人数不得少于单位总人数一半以上,领导要亲自带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二清一改一绿”(清理垃圾、清理污水、改厕、建绿)为内容的农村环境清洁行动。
涂克强是在1994年盖的楼房,没想到房子盖好后,由于村里环境疏于管理,村中居民习惯把生活垃圾都丢在距离他家不远的河道旁,久而久之屋前就形成了个巨型垃圾场,居住其旁苦不堪言。
过去半年里的每月第一个星期五,涂克强只要在家就能看到镇上和区里的一些干部背着扫帚,来村里扫地。这些扫地的人们有时会和他主动聊天,他知道了原来区里是下了决心要整治好村庄环境。于是,涂克强和乡邻们把家门口那个大型垃圾场反映给来村里搞卫生的干部们,这个问题很快得到关注,筹资铲除垃圾死角终于提到日程上来。
为保障“农村环境清洁日”取得实效,瓯海制定了细化的卫生经费补助方案。根据干部下乡扫地掌握的村庄卫生情况,加大农村环境清洁投入。到2007年9月份,首期拨款400多万元给予137个急需清理垃圾死角的村庄作为清洁启动经费,这其中包括鹅湖村的垃圾死角清理。
开展环境卫生活动必须有资金保障。“清洁日”设立当天,瓯海区立峰、澳伦等32家企业即带头捐资790万元,支持农村环境清洁行动。除了企业捐款,瓯海“清洁日”中搞卫生所需的经费,主要采取区补助、部门整合支持、镇(街道)村共同筹措的办法落实。其中,各村垃圾收集点的建设、垃圾清运车和清扫工具的购置等经费,主要由村负责筹措,区、镇(街道)给予适当补助。鼓励驻村企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捐资活动和义务清洁劳动,为农村环境清洁出力。
去年10月间,鹅湖村大型垃圾场被彻底清除。当地村民和企业又筹资300多万元,在原来的垃圾场原址上修建了休闲公园,支持村里扩大了保洁员队伍。涂克强一家为这些事儿也捐了1000元。
截至2007年11月,瓯海农村环境清洁行动清运4万多吨垃圾,清理17万平方米河道,设置新的垃圾坞694个,建立农村垃圾清运队伍700支,建设村级休闲公园27个,绿化面积达2.8万平方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
在建设中改善生态
“现在溪里都有鸭子来游泳了,好多年没见过了。”看着村头小溪里嬉戏的鸭群,泽雅镇天长村村民徐胡良脸带笑容地说。
天长村曾经聚集泽雅镇三分之一洗塑企业,徐胡良现在是一家“农家乐”的老板,之前有十几年时间是在当地从事洗塑业。
整治泽雅洗塑业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加快了环境清理,配套设置起排水排污设施及环卫设施。现在的泽雅已开出了40多家农家乐餐饮店,每天都有大量特地从温州城区赶来的消费者。泽雅还正在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如石桥的豆腐每天产量达1500多公斤,除供应给各农家餐馆外,当地村民还对其进行了二次加工,做“豆腐鲞”在村里销售给前来游玩的旅客们。
根据泽雅镇近期规划,将以泽雅镇为中心,在全镇自东向西建设滨水休闲带、乡土文化艺术风貌区、假日娱乐活动区、特色农家生活体验区等6个特色分区,在不远的将来,泽雅将成为一个近郊型生态旅游乡镇。
在建设中改善生态,是瓯海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一种有益尝试。全区各镇(街道、开发区)重视各区域的生态规划。目前已上报创建市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8个。建成一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批绿化工程、一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一批生态农业项目,确定了下章、山根等16个村作为创建生态村的重点。
为防止农村成为工业化垃圾消纳地,瓯海实施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化改造规划。一方面对老区企业实行优化,加强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对新区进园项目实行三拒绝政策,即拒绝档次低、规模小的企业,拒绝科技含量低的企业,拒绝有环境污染的企业进园,保证了开发区建设的生态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现代工业型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