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6日讯
一批直径只有3至5毫米的化石,近日在浙江余杭镇安乐山“现身”。经国内权威地质专家鉴定,被确认为是距今5.1-4.38亿年的奥陶纪向距今4.38-4.1亿年的志留纪演化时期的腕足动物化石,是当时活跃在地球上的深水壳相动物的主要种群,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惟一的深水壳相动物化石群。
年近古稀的浙江地质调查院专家俞国华是采集发现腕足动物化石的第一人,2005年7月,他在余杭镇安乐山进行地质资源调查时,不经意间在安乐塔正前方下面一座亭子旁边的石壁上发现了直径仅几毫米的贝壳化石,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惊喜和兴奋之余,他顺藤摸瓜先后多次前来进行地质调查,共发现三叶虫、海百合等三种化石,后经中科院院士、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戎嘉余先生鉴定,最终确定为是距今约4.4亿年、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时期的腕足动物化石。
“这次发现颇显意外。”从事地质工作已逾50年的俞老介绍,一直以来,国际古生物学界普遍存在的声音是奥陶纪末期那场环境大灾难,令80%以上的古生物物种灭绝。然而幸存的物种是怎样躲过这场灾难的,一直缺乏实物证据。由于古杭州处于南半球的深水区,而原始动物只能在浅水中生存,因此杭州从来没有古生物化石发现。
专家们据此推测,在面临气候异常变化时,一些生物采取自救手段--对自身大小进行了改造,借助浅水区向深水区过渡的特殊地理环境,迁移到较深海区“躲”了起来,从而使杭州地区成为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时期,一些生物幸存的一个关键场所。而在环境好转之后,这些幸存生物一方面继续繁衍自身,另一方面成为新一轮“物种大爆发”的“种子”。
戎嘉余院士说,奥陶纪与志留纪时期的腕足动物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古生物进化意义重大,不仅找到了动物面临灾难时的自救手段,而且使一直空白的奥陶纪末期和志留纪早期动物之间的演化过程,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据悉,这批化石现保存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们将对其作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