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7日讯
去年宁波市人均外贸额首次突破1万美元,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65.1亿美元,比全国人均外贸额(约1700美元)高出近5倍———昨天,市外经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宁波人均外贸额已达到或接近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做外贸起家的贝发集团总裁邱智铭清楚地记得,1993年4月春季,他第一次参加广交会时,拎着一箱用简易木箱盛放的圆珠笔,在展厅的楼梯口“练摊”。10天后,他从中东一位客户手中,拿到了第一张外贸订单——— 2万美元的笔类产品订单。如今,贝发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制笔企业。去年,贝发笔出口突破1亿美元。 “每年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香港文具展、德国法兰克福文具展、美国拉斯维加斯文具展等重要展会,我们都会参展。”昨天,邱智铭笑容满面。
与邱智铭的外贸情结一样,宁波上万家企业也是靠外贸起家的。20年前,国家没开放外贸经营权,宁波企业没有单独签订外贸订单的权力,只有中央级专业外贸总公司才有权与外商签订合同,宁波企业只是广交会的看客。当1988年宁波成为计划单列市后,宁波本地企业可获准承揽外贸订单,从此组团参展广交会,外贸订单也像“滚雪球”般涌来。
“如今,许多宁波外贸人千方百计挤进广交会琶洲馆和锦汉馆等‘馆外馆’,或者在广交会期间,直接到外商下榻的宾馆把产品送到外商手里获得订单。”宁波外企服务公司总经理钱光发称。
事实上,宁波外贸对宁波经济的贡献度与日俱增。据测算,去年全市经济外向度(即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预计超过120%。“按照国际通行的方法计算,每出口1亿美元的产品可为国内1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按去年我市出口382.6亿美元测算,意味着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80万个。如今每4个就业的宁波人中,有1个人直接与外贸行业相关。”市外经贸局新闻发言人丁海滨称。
在国际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际贸易壁垒等一系列背景下,去年,宁波外贸出口382.6亿美元,同比增长33.0%;外贸进口182.5亿美元,增长35.8%。
与此同时,宁波外贸也从以往“拼劳力”向“拼技术”转变。去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220.3亿美元,增长4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2.8亿美元,增长42.0%;液晶显示器、船舶等一批高附加值出口产品风头正劲。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的塑料制品、电动工具、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势趋缓。
链接:宁波利用外资“逆风飞扬”
市外经贸局昨天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45.0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5.05亿美元。其中,去年全市新批第三产业外商投资项目231个,合同利用外资10.5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38亿美元。服务业引资已从贸易、物流、房地产行业,逐步向保险、担保等金融领域拓展———首个外商投资保险辅助服务项目批准设立、捷克最大的金融信贷集团“借道”进入宁波信用担保市场……
与此同时,附加值高的技术研发正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