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7日讯
路过一家店门口,孩子看上了喜欢的东西,步子就挪不动了,不买就不走。家长一开始还连哄带骗,但看孩子不听劝,终于发火了,要么给孩子做“规矩”:“就是不能买。”于是,孩子哭得淅沥哗啦被“强行带走”;要么还是认输,气呼呼地掏腰包。
这样“两败俱伤”的场景,很多家长可能不陌生。面对孩子这样的“无理取闹”,到底该怎么办?下城区新华实验幼托园娃娃部日前请来了香港的亲子教育专家,专家建议,请别直接就和孩子说“不可以”,而是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权利,“买是可以的,你愿意是在过生日还是过春节的时候买呢?”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容易接受,而且还有一种期待的美好心理。
据专家解释,“不行”“不可以”这样的回答是属于“阻碍性的思维”,如果经常如此回答孩子,会造成他们胆怯、懦弱的心理,今后碰到事情容易犹豫不决。作为大人,要多给孩子的是选择性的思维,先支持他的观点,再设一些前提条件。这样孩子不仅容易接受,而且他们也往往能够说到做到。
同样的事例还发生在玩具上。有些孩子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拿到了一个玩具,等到要归还时,孩子不肯松手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他还没有玩够,那就让孩子自己选择,再玩五分钟还是十分钟;或是他真的喜欢,那么可以用另外一个孩子喜欢的礼物和他换,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