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月17日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上取得重大进展。”
在杭州朝晖街道大木桥社区,“和谐”已成为不少居民热议的一个词。社区里有人义务修车、有人免费理发,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大家说社会越来越“和谐”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社会更加和谐成为我省今后5年的主要目标之一。
干了6年多社区工作的省政协委员、杭州朝晖街道大木桥社区主任朱建说,和过去相比,她的工作现在与“和谐”是越来越紧密了。比如说,现在工作的重点就放在组织社区里志愿者服务、美化社区环境、关心社区困难群体、促进居民多交流沟通等方面,这些都为社区营造了更和谐的环境。朱建还和社区里的一些热心居民探讨,怎样建立一种机制,让得到志愿者帮助的居民们怀着感恩之心,为“和谐”出力。
构建和谐社会,在省人大代表、新昌县委副书记、县长温暖的眼中,则意味着响应民声、关注民生、促进民富,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温暖说,新昌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但城乡差距相对较大。提高农民收入,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成为新昌近年来的主要任务。他举例说,2007年县里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帮助低收入困难家庭改善生活、提高保障能力。此外,政府还花大力气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增收步伐更快更大了。
记者发现,新昌今年部署的“十大工程”主要以为民办实事、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两大主线,其中产业发展更是突出了环境保护的要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也是和谐建设的应有之义,”温暖说,医药化工是当地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县里“大手笔”关停部分企业,医化产业产值大幅下降,全县的水质、空气等环境指标明显好转。而由于机械装备业的高速发展,新昌的经济发展不仅没有衰退反而更加健康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许多矛盾”,温暖认为,在发展中解决是最合适的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和谐”的相关表述,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朱新力的体会很“深”。他认为,单靠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解决的社会民生等问题,事关社会和谐,已成为政府关注的重心。他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形成了具有立体层次的结构。首先是着眼于民众生存权的保障,比如就业、医疗、教育等体制的完善;中间层次,是使民众生活更好的目标,如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协调、城乡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等;最后,还提出了追求营造公平环境的总目标,使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等等。
朱新力说,政府现在为改善民生做了很多好事,但做好事也要有法治保障。政府不仅要依法行政,而且要尽可能实现“最佳行政”。在落实改善民生的举措时,考虑最佳的制度设计,选择最佳的行政方式,设计最佳的行政程序,这些会使得政府在合法性的前提下推动行政效益的极大提高,从而更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