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月17日讯 今天,刚吃完中饭,70岁的冯德芳老人就走街串巷去了。“你们家有什么困难啊?”“需要人照顾王老爹吗”……每到一个地方,老人就跟他们聊家常,还细心记下每家的情况。他说:“可别小看了聊天,里面有宝贵的就业信息!”
像冯德芳老人一样,宁波慈城镇现在有100多位每天走街串巷拉家常的老人,他们都是去年自发成立的“老人职介队”队员。
毛岙村的孙桂肉老人在同村朱安飞家串门,听朱安飞聊起母亲行动不便,自己每天既要顾家又要工作,很累,想找个保姆帮忙。得到这个信息,孙桂肉老人马上就去物色合适的人选了。
通过老人们聊天“撒网式”找岗位,半年内,已有50多名困难人员圆了就业梦。
慈城镇景明社区下岗职工吴小玲,最近在“老人职介队”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在女子保健店做店员的工作,每个月能拿800元钱。之前吴小玲通过很多方式找工作,但因为没技能,一直没有适合的岗位。她说:“这群大妈大爷找来的岗位都在身边,很适合我们。”
“社区里不少就业困难人员,因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就业局限在家政服务等岗位上,而这些岗位大多需要通过亲戚朋友介绍,信息不对称导致居民找不到合适的家政服务员,而就业困难人员又找不到合适工作。”慈城镇景明社区书记林萍认为,“老人职介队”是在社区内部挖潜力,借助老年居民信息较灵的优势,共同寻找工作岗位,减轻了社区负担,促进了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