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2日讯
那一口口古井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它与杭州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变迁中,它们有的得到了保护,也有的变浑浊,甚至湮没了。的确,水井的实用价值现已大大削弱了,如今该如何进行保护与利用,成为一个现实课题。21日上午,7位专家学者就杭州水井的保护与利用,把脉会诊。
7位专家、学者:
毛昭晰:原全国人大常委、浙江大学教授
陈文锦: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会长
陈洁行: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杜正贤:杭州市文保所所长
周少雄:杭州研究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丁云川、仲向平: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杭州的上百口井都有故事
夏天在井里冰西瓜还记得吗
井田,勾勒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农耕社会;
井炊,描摹了井边汲水、炊烟袅袅的人间烟火;
饮水不忘掘井人,用“掘井打水”来打比方,体现了挖井取水对于古代市民生活的重要。
这些词汇在昨天的研讨会上反复出现,专家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古井与杭州城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离不开水,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井,不独中国,中外皆然。舒伯特写的歌曲《菩提树》里,第一句就是‘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原全国人大常委、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说。
“但像杭州这样,井与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发展如此密切相关,却很是少见。”一旁的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会长陈文锦接上话,“杭州能说出点来龙去脉的古井,不是一两口,起码上百口井都有故事啊。”
晋代的郭璞井(又叫郭婆井)、唐朝的相国井、吴越的钱王井、宋代的下八眼井、相传济公运木材的净寺古井……这些井的故事,在座的专家们个个如数家珍。在他们眼里把杭州的古井串起来,便是一张贯穿千年的历史地图。
杭城的街头巷尾还藏着无数口默默无名的古井。专家们说,按照古杭州的繁华程度,历史上居民私用井的数量难以统计,也许远远不止后来统计的四五千口这个数目。杜正贤所长说,修复南宋御街时,短短一条严官巷,就挖出两口宋代古井来。
杭州的老城区离西湖不远,地下水系发达、水质好,在通自来水之前,杭州老底子人的饮用和生活用水都以井水为主。于是,星罗棋布的古井成了杭州重要的城市特色。
围绕古井,城市里形成了天然的社区。对于普通人家,井水冬暖夏凉,井边是天然的洗涤场所。杭城的主妇们在饭后拿着一盆衣服或碗筷赶往井边,各自占据有利地形,涮碗洗衣的同时拉拉家长里短。毛昭晰教授回忆起小时候街坊邻居在井边的和睦景象,至今觉得温暖如初。
古井调查已纳入第三次文物普查
古井在消失,速度惊人。
会上,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丁云川向大家展示了一组数据:上世纪30年代,杭州全市共有井4842口,如果以当时杭州9.8万户和人口数字54万人计算,则平均一口井要供20户人家或112人使用。
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陈洁行接着说,杭州有自来水50年后的1981年,据下城区政府调查,当年下城区范围内有1602口水井。如今,“只闻其名、不见其形”是杭州一些古井现在遭遇的尴尬境地。柳翠井、孝女井、白井,还有新华路上的双眼井、义井巷的义井等等,都已经消失了。专家们感叹不已。
毛昭晰教授还记得,以前读书时,天天骑自行车经过六公园,在湖滨路环城西路的交叉口,地上就有块方砖,用楷书写着“方井”两个红色大字。“这里应该是唐朝李泌在杭州任刺史时开的六口井之一——方井的原址,可惜如今方井湮没无存了。”
接过毛昭晰教授的话,丁云川拿皮市巷的两口四眼井说开了:“都是建于明代,至今有五六百年了。其中一口已被井栏围护了起来,而另一口就不那么幸运了,一只井圈去年曾经被一小汽车撞坏过,我知道后通过你们报社呼吁,建设部门修好了,可四只井圈已经不一样了。”
3年前,仲向平在市建委的支持下,已将古井与老桥、老道路、老码头、埠头等市政设施一起,作为研究课题。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杭州有数千口井,估计现存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留下来的多数是一些重量级、名气大的古井。”仲向平很急:如再不加以保护,也许3年后,可能就剩下50口了。
文物部门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杭州市文保所所长杜正贤说:我们已经开始第三次文物普查,古井普查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计划将其单列。“利用我们的网络,如文保通讯员,查找、发现有保护价值的古井,特别是城郊接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