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2日讯
住在市区上陡门新村的居民叶先生近日发现,他们家附近原来有三家小的家电维修店,但最近只剩下一家了。叶先生说,关掉的两家店中,有一家是经营了近20年的老店。
业内人士说,近几年来,温州家电行业平静的市场表面下悄然变化:有一定规模的维修企业越做越大,小维修店越来越难以生存,甚至退出市场。家电维修行业正进行新的一轮洗牌。
现状喜人:
市场蛋糕迅速膨胀
温州家电协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07年温州全市家电销售额已达50亿,其中鹿城区占33%,预计2008年温州家电市场的销售额将超过60亿元。这一数字意味着什么?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无疑意味着家电安装维修的庞大市场。
“随着家电的普及,家电维修市场也相应越来越大,而在我市,具备较高维修能力的家电维修店增加不多,所以总体上每家维修企业得到的市场份额在增加。”温州赛荣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赛荣说,近几年他们公司业务量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
温州市宏华家电有限公司是一家家电品牌的代理商,不过从2006年9月份开始,他们也瞄上了家电维修市场这块肥肉,成立了宏华家电金信经贸维修部。宏华总经理秦玉增分析他们公司开维修部的一个原因时说,家电厂商的售后服务组织辐射面有限,在有些县城、乡镇几乎没有厂商直接入驻的维修点,只能授权维修店为他们服务,所以本地家电维修店大有作为。
门槛变高:
几家欢乐几家愁
然后,在日益丰腴的市场蛋糕面前,上演的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剧幕。实力强的维修业“大鱼”如鱼得水,发展迅速。而技不如人的“小鱼”则难免遭遇被淘汰的命运。
温州家电协会秘书长董翻身说,近两年家电产品正处于新旧更替期,老一代家电逐渐被淘汰,科技含量高的家电日渐普及,因此家电维修行业也相应出现一个转折——规模较大的家电维修公司在市场上得心应手,而小维修店的市场在萎缩。
“以前的家电是机械的,现在的家电是智能的,用修理机械家电的技术和工具来修理智能家电显然不行。”市区水心德礼家电维修店店主余德礼认为。近几年家电快速电子智能化,给维修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技术能力便成了维修业优胜劣汰的一个分水岭。能跨越这道岭的人将享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跨不过的人只能原地徘徊,甚至走下坡路。
业内人士介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从事家电维修的夫妻店遍布市区大街小巷,仅水心住宅区就有30多家,而现在那些维修店仅存“德礼”1家。余德礼虽然为自己的店在市场筛选中存留下来而欣慰,但对未来几年的发展之路不无担忧:“现在液晶、等离子电视越来越难修了,如果店里技术再没跟上,迟早会被淘汰。”
与此相反,近几年市区规模较大的家电维修企业羽翼日渐丰满,出现了军地家电维修公司、赛荣电器有限公司、声光电器公司、军广电器维修服务公司等一批维修场地超过200平方米、设备科技化、维修技能高的家电维修服务企业。他们不但在市区有总部和分店,而且还在周边县(市)设连锁店或营业网点,总共占了温州家电维修业务60%至70%的市场份额。
鲇鱼效应:
品牌运作强者愈强
目前家电维修业正从“维修”向“维修服务”转变,代理家电厂商的售后保修维修服务,将是家电维修市场未来的主要业务,厂商的售后服务委托代理进一步分化市场。而要获得厂商的青睐,品牌运作不可或缺。如此一来,强者愈强的“鲇鱼效应”便出现了。
周赛荣介绍,家电保修期已由前几年的1至2年延长到现在的1至6年不等,保修业务量在家电维修市场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目前赛荣公司业务量中保修和非保修的分别占40%比60%。也就是说,今后谁能获得更多厂商的保修代理业务,谁就是市场的赢家。显然,厂家会把“绣球”抛向基础条件优越,服务能力强、品牌过硬的维修公司。赛荣公司目前代理了松下、日立、夏普、三星等品牌产品的保修业务,军广也代理了奔腾、美的、海尔、格力、东芝等不少品牌保修业务,这些品牌的售后服务市场便被他们垄断。而小维修店则因自身不足很难在市场中分到一杯羹。
面对新的市场挑战,有不少小的家电维修店主动向规模较大的家电维修公司靠拢,希望能参股融入到大公司发展,而有的依旧停留在“小店小面,小修小补保温饱”的水平上,离市场需求越来越远,渐渐走向消亡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