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其 摄
浙江在线01月23日讯
父子母女齐上阵,全家推敲字词句,撰春联最近成了不少晚报读者家庭的文化娱乐活动,除了个别实力很强的“彪悍”作者,不少春联都是全家一起创作的。众多读者往往谦虚地表示,创作水平不高,希望不但能在现场看到书法大家的作品,更能听一听楹联高手、民俗学家对春联文化的通俗解读。
昨天,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会长陈文锦,请他给读者们讲讲关于春联的“文化课”。
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我国第一副春联应该说是诞生在五代时期的后蜀。先前大家只是流行在门口挂两块桃木板,主要是避邪、吉祥的意思,也就是“桃符”了。公元964年的除夕,后蜀国君孟昶突发奇想,让学士在桃木板上添了两句话,内容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意思是说“新年承受了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于是这就成了我国第一副形式上正儿八经的春联。
春联、门神都是桃符“分家”来的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始于周代。“桃符”就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因为在上古传说中,“年”是凶物。“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后汉书》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音“书”)、“郁垒”二神。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桃符上写的本来是两门神的名字,一个叫“神荼”、另一个叫“郁垒”。后来呀,人们流行在桃符上写春联了,门神放哪里呢?就出现了门神画儿。
“桃符”正式分家成为桃木板的“春联”和纸上的“门神”两种形式,那是在宋代。看看我们今天刊登的门神画儿,多么可爱啊。
春联里有传统情结
贴春联的民俗沿袭两千多年了。我们其他传统节日的“祖传节目”大多是围绕“吃”的,比如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等等,像春节贴春联、元宵猜灯谜的文化节目流传下来真不多。为什么百姓对此情有独钟呢?
东方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西方人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百姓自古就相信未来会比现在好。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这就需要一个表达形式,所以春联就是这么一个雅俗共赏的载体了。
借助春联,表达对过去一年的欣喜和满意,表达对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在他们心中,一年中有个好开端比什么都吉祥喜庆。
73岁创业:何大伯燃情撰对
建德读者何大伯捎来的春联是:上联“一勤天下成盛世,百忍堂中有和谐”,下联“红梅春放呈五福,春觉喜笑抱三多”,横批“春先及第”。
“五福就是通常我们说的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何大伯解释说,“三多是老一辈的思想了,要粮多,财多,人口多。”大伯有两儿一女,都已经成家,孙辈也上了初中。大伯说年轻时曾当过小学教师,年年春节都要亲手写春联分送邻居亲友。“我现在全家生活幸福团圆,很开心,写副春联祝大家新年快乐!”
大伯73岁,和老伴一起离家到新安江的梅城开起了小店,生意还不错。大伯说:“子女事业有成,我不甘落后!”
新年盼头:大桥、奥运和幸福生活
2008年6月浙江人的大事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中国人的大事是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两件事一提起,慈溪的吴先生就激动万分。他说,前者促进浙江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后者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更是提升了国人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所以吴先生写下:“健哉大桥巍巍通南北,,盛矣奥运烘烘融东西。”
吴先生说,他喜欢杭州,关注杭州。独生子已经在杭州结婚定居,有房有车,家庭和睦。年轻一代工作忙不能经常回老家,吴先生就经常来杭州。
虽有“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的老话,吴先生可不会拿这个给儿子当春联,他写的是“猪罐沉沉积蓄满,鼠标点点财运来。”瞧这十足时尚的春联。
最好的礼物:“家和万事兴”
昨天,读者王卫东高高兴兴从编辑部领到了单崇安老人为他写好的“家和万事兴”春联,踏上了归途。
江苏南通来杭的王卫东最近致电编辑部,想求一幅字,写上“家和万事兴”。出门在外的他,听说家里的妯娌之间有些磕磕绊绊,蛮好一个大家庭被闹腾得不和谐,让老人操碎了心。为了让这家人牢记祖训、保持传统美德,让过年的团圆饭真正和和睦睦、其乐融融,他说要带着这个字回去,张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告诫兄弟姐妹,有了小家也不能忘记大家。
为了王卫东的心结,群贤画廊的单崇安老人多次来电说,一定写好这幅字送给王卫东。昨天,他们俩冒着风雨在编辑部见上了面,都挺激动。身材魁梧的大汉牢牢握住了单老的手,不断地道谢呢。单老也深有感触:“我是非常乐意给人家写‘家和万事兴’这几个字,我觉得‘和’太重要了,不管是对小家庭还是对国家。”单老告诉我们,他最近已经写了60多幅春联赠送给来杭州打工的读者了。
单崇安老人还送来了3副原创春联,其中一幅是送给编辑部的:“瑞雪迎春千家暖钱报送联万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