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3日讯
“南海一号”整体出水已经快一个月了,但专家表示,想亲眼目睹古沉船的风采,还得再等上几年,因为在海底淤泥里“生活”了太久的沉船,上岸后如何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13年前,象山也曾发掘出海一艘大船,但由于技术保护等原因,不得不回埋,将它藏在水下。
昨日,第二届中意树木年代学和考古木器保护研讨会在宁波举行,来自国内以及意大利的文博专家,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探讨如何保护古木器。
会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褚晓波所长表示,专家的研讨成果将为象山古沉船的保护奠定一个基础,他们将投资500万元,启动发掘保护工作。
宁波先后出土了4艘古船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宁波,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有关古沉船方面的收获不小,但这也给专家带来新的挑战,如何修复古船?如何实施技术保护?
褚晓波介绍,目前宁波发现的4条沉船,“命运”各不相同。比如和义路上曾发现了两艘古沉船,一艘年代估计为南宋,另一艘为唐代独木舟。其中,南宋古船经全国专家努力,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目前修复状况较好,并曾与市民见面。而唐代那艘独木舟,比较像现在的赛艇,目前已陈列在天一阁博物馆。
第3艘为东门口码头上挖掘出的北宋海船,“当时因为受损得太厉害,除构件保存在博物馆外,其他没能保存下来。”
专家研讨出土木器保护
但最令人关心的还是那艘已近700岁的明初海船。这艘海船是1995年在象山滩涂上被发现的,是宁波目前发现的最大古船,在国内也少见。
褚晓波说,这艘古船长23米,修复后可达26米,但由于当时保护手段、存放条件都非常有限,所以只好把它回埋到水下。因为,大型古船在水里埋藏了几百年,出土后含水量极高,一与空气接触或经太阳暴晒,水分蒸发后很容易造成木质开裂。
宁波昨天邀请了来自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木材研究所、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南京博物院、北京大学的40位国内外专家,研讨考古挖掘后古木器如何保护的问题。
象山古船将成“镇馆之宝”
“以前因为保护技术、存放地点等问题,我们没法让象山古船重见天日,现在趁着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都在,我们准备借这个技术支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预计要花500万。”褚晓波笑着说。
虽然象山古沉船尚在原地保护,但今年即将开馆的宁波市博物馆却早早地下了“定”。对此,褚晓波表示:“宁波市博物馆太需要一批大型文物做镇馆之宝了,因此象山古沉船挖掘修复后,将连同和义路发现的南宋古沉船一起,进驻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