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3日讯
2007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杭州人民意见征集办公室向市民公开征集2008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征集办共收到市民来电来函2000余条,根据这些意见,初步确定了2008年市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
一、健全保障性住房体系,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市区新开工建廉租房20万平方米,廉租房配租2150户;新开工建经济适用房100万平方米,完成80万平方米公开销售;
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40万平方米,在外过渡两年以上拆迁户安置率达80%;
新开工危旧房改善50万平方米,完成40万平方米;
建设创业人才公寓20万平方米、外来务工人员公寓10万平方米。
二、扩大城乡社保受益面,推动春风行动进农村。
实施《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和《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打通,降低参保准入门槛,提高农村居民、城镇困难居民、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参保能力。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群众,其个人应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由政府全额补贴,在“惠民医院”就诊,实施“十免交十减半五减免”。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85%以上。
“春风行动”向农村延伸,完善杭州特色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加强就业援助,促进困难人员就业。
加大对“4050”失业人员的就业帮扶力度,开展专场招聘活动15场。
安置困难人员就业2.2万人,培训城镇失业人员4.2万人,40%以上的社区,基本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加快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四、缓解行路难、停车难,方便市民出行。
坚持公交优先,开通快速公交2号线一期工程,实现主城区与萧山区公交一体化,并逐步向县(市)延伸;
完成1000辆公交车更新,城区公交空调车比例达90%;
主城区新式候车亭设置率达100%,新辟和优化城区公交线路10条。
加快社会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增加公建配套泊位、时段性和夜间停车泊位4000个。提倡绿色出行,建设慢行交通系统。
五、完善城市公建设施,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市区完成220处庭院改善、1050幢房屋整治、80条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和50条支小路改造整治。
完成污水收集系统工程80个,生活小区截污纳管工程120个,公建单位截污纳管工程100家,增加截污4万吨/日;完成60个低洼积水点改造工程项目。
新改建100座公厕。
六、实施在校生助学制度,破解低收入家庭上学难。
今年春季起,全市城乡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
实施市属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助学奖学,对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分类免除困难、低收入家庭学生部分费用。
七、加快大气环境整治步伐,提高城乡环境质量。
扩大禁燃区范围,对全市未改用清洁能源的各类燃煤锅炉房进行污染治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快热电联产企业的脱硫除尘改造和燃煤锅炉工艺废气达标治理;
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新车实行欧Ⅲ标准;
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度。深化村庄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完成16个撤村建居地区环境整治工程项目。
八、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和重要商品储备体系,健全物价补贴机制。
严格食品生产加工市场准入,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实行定期监督检测,城区和县城以上农贸市场,实行豆制品、豆芽菜准入制度。
加强对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推进绿色消费。
抓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完善企业信用和信息发布体系。
完善粮食、食油、猪肉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做好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测,实施对困难群众的物价动态补贴。
九、改善健康卫生设施,努力建设健康城市。
以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养老保障、人人享有15分钟卫生服务圈、人人享有10分钟体育健身圈、人人享有安全食品、人人享有清新空气、人人享有洁净饮水”为目标,实施健康生活进百万家庭工程,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
推进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
继续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推进农村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十、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提高群众文化生活品质。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完成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任务;全面推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为农民放映电影1.2万场次以上;
杭州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新增公共图书服务体系“一证通”基层点100个,新建100个“农家书屋”。
组织“文化下乡”2500场,建成1000个农村“星光老年之家”。
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容,“十件实事”也于1月23日至28日在“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www.hangzhou.gov.cn)上向社会公示一周左右。
对十件实事有意见和建议,可在网站“建言献策”栏目里,直接填写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