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40年围垦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他们既没有工作单位,更没有部队番号……
浙江在线01月23日讯
岁末年初,一部由著名导演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大片《集结号》在全国各地热映。故事发生在1948年,一个只有47个人的连队为了掩护团主力的转移,奉命在汶河口执行阻击任务,结果46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连长谷子地九死一生,成为唯一的幸存者。
近日绍兴县滨海的一些海涂小村,也在怀念33年前一则与《集结号》类似的故事,在海涂一次抗击台风的斗争中,至少46名干部、群众为保卫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英勇献身。
一个村抗台,六人同时落难
近日,马鞍镇政府镇志编撰人员陈生央在整理历史资料。就在陈老的调查过程中,他竟然发现在一次抗击台风中,仅马鞍镇辖区内死亡的就有19人,随着调查的深入,事实逐渐清晰。那是33年前,也就是1974年8月19日傍晚,为抵御正面袭击绍兴海涂的第13号强台风,当时的绍兴县领导班子组织全县近2000名干部、群众前往新围成功的七三丘海涂护塘抢险,而这次抢险也成了海涂历史上最悲壮的事件。
记者在马鞍镇安东村采访了解到,该村是这次抢险中牺牲人员最多的一个村庄,一共有6个青壮劳力同时去世。在村民傅菊花家,记者来到时她正在为死去的丈夫高纪根做忌日。据了解,她的丈夫高纪根是家里的独苗,父亲高松泉在解放定海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为保卫海涂,高纪根和其他所有抢险的人员一样,义无反顾地走上防台抢险的大堤,结果没有再回来,牺牲时年仅29岁,留下母亲妻子、三个儿女。“我们一直等着他回来,晚上没有回来,天亮没有回来,哪怕漂出去,捞起来了,后来别人说不会有了,不会有了。”回忆起30多年来的日子,傅菊花依然无法忘记当时失去丈夫的痛苦。
安东村今年50多岁的张光宇是类似《集结号》中谷子地一样的角色,他在那次抗台中幸运脱身,而他妻子的哥哥就被风浪冲走了。对于这件一生中最大的事件,张光宇的回忆依旧清晰。8月19日傍晚5点多,张光宇和同村的53人坐一艘机帆船出发,在狂风大作的昏暗天气中,船沿河开到刚刚围垦的海涂口。这是绍兴抗台的最前沿,如果潮水从这里灌入,大批的农作物就会被淹没。在赶到离曹娥江不远的口上,大家已经投入到填草包的抢险中。从傍晚的五六点钟一直到半夜,在海涂抗击台风的现场,上千人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奋战,同时包括当时的县委领导。
“潮水过来,大堤先是一个小口,然后就迅速倒垮,你知道原来围海涂的土是很松的,不像现在的塘渣。”张光宇对记者说。就在堤坝迅速倒垮时,一些人也被潮水淹没,随着海水漂走。而张光宇能够幸运脱身,他说靠的是对地形熟悉,因为他之前就在海涂上工作,当堤坝被海水冲垮时,能够迅速地往反方向撤退,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最后,他一直往萧山的方向跑,这时遇到村里开出来的那条船,他上船后撤离。
据绍兴县政协编撰的一份史料中记载,当时在海涂抗台的遇难人数至少达到46人。
“海涂文化”,一部值得研究的历史
张光宇现在是一家企业的老总,在经营自己产业的同时,他积极地为死去的弟兄做些事情,为他们的家属做些呼吁工作,同时当研究绍兴海涂文化的研究者来调查时,他又积极地提供材料。他说这是绍兴40年围垦历史最为惨烈的,也是牺牲人员最多的一次抢险。与《集结号》不同的,牺牲在抢险过程中的大多数人员是民工,他们既没有工作单位,更没有部队番号。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是为了执行上级命令而牺牲的“小人物”。
绍兴县马鞍镇宝善桥村民陈永康是特殊的一个,为抢救遇险的齐贤区委副书记而献出了24岁的年轻生命。记者近日来到他家中采访时,80多岁的老母王阿大从柜子里拿出了儿子的遗像——一个模样英俊的小伙子。老母含泪告诉记者,19日防台之前,她的儿子已经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两天后就要去报到,而没想到就这样去了。失去儿子的老母亲当时天天哭,之后视力也受到影响。有人安慰她,说为陈永康立一个碑。她说立碑不立碑没关系,只要记得我们就好了。
据了解,当时正值“文革”动乱期间,政府工作处在非“常态”的情况下,因此对于防台去世人员的名单,没有完全计入。在马鞍镇政府镇志编撰办公室,工作人员陈生央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在整理这段历史,但发现资料很不齐全,通过调查,这次抗击台风中马鞍镇辖区内死亡的就有19人。而在绍兴县档案局,有关负责人为记者找出了1974年8月21日的《浙江日报》,上面记录了绍兴县和上虞等地的抗台经过,但是没有写具体牺牲人员的名单以及损失。
据了解,从1968年开始到2007年,绍兴县实施了19次围涂工程,共围成滩涂面积14多万亩,而1974年的这次重大牺牲无疑引起各方关注。有关人士建议,目前滨海正在搞开发,整理出这些沉淀在这块土地上的历史,能给后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