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4日讯
沈女士这几天总算安心了:在杭州采荷第二幼儿园就读的儿子葛佳放学后有人管了。原来,平日接送儿子的钟点工回家过年,是钱杭社区“四点半学校”接了这一棒。
沈女士告诉记者:“自从报名参加了这个四点半学校后,孩子明显比以前活跃了,还时常带些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回家。”
和葛佳一样,王馨月小朋友也是因为家里的保姆回老家过年,被妈妈送到社区来托管的,而饮马井巷小学二年级学生杨浩杰则是因为找不到假期保姆。
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30放学以后,杨浩杰会背着他沉甸甸的小书包来到位于钱杭社区二楼的四点半学校内——社区服务中心二楼近百平米的专用场地。
杨浩杰每天都会和这里的数十个小朋友一起,在社区志愿者的辅导下完成自己的课后作业。
“除了杨浩杰,家里还有另外两个亲戚的小孩子,本想找个保姆帮忙看管。打听了一下,临到春节保姆也基本回家了,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说起这个四点半学校,杨浩杰的爷爷感触最深,“以前杨浩杰放学回家不是上网就是看电视。现在他每天在社区志愿者的辅导下完成作业。”
“许多孩子或脖子上挂着钥匙满街跑,或进门就开电脑、电视,上班的家长经常提心吊胆,既怕孩子出事,又怕孩子学坏。”钱杭社区书记冯一飞说,“因此从2007年8月开始,我们推出了未成年人限时托管服务——四点半学校,没想到临近春节,报名人数激增。”
2007年初,社区工作人员对700余住户调查发现,近七成为年轻的双职工“4+2+1”家庭结构,孩子就近入读幼儿园、中小学的人数将近百名。大人们一般忙于工作,孩子们放学又多在四点半,离父母下班有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一时段很多都是依靠保姆和钟点工来接送和照顾小孩子。现在春节将近,很多保姆和钟点工都准备回老家过年,这也造成了孩子无人托管矛盾凸显。
社区特地腾出了近百平米的场地开办“四点半学校”,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四点半至六点免费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