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4日讯
彻夜排队,也不一定能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临近春节,买票难不知急坏了多少想回家过年的民工。不过在余姚,259名来自安徽的务工人员却欢欢喜喜地坐上包车,踏上了返乡路。这一切,全靠“陈大哥热线”的帮忙。
专为民工排忧解难的“陈大哥热线”的创办者陈煜安自己掏了3万元,一口气包了5辆大客车,安排了259名买不到车票的安徽民工返乡,他还亲自陪同民工们到达家乡。昨天,陈煜安从安徽返回了余姚。
一家人曾在桥洞下住了53天
陈煜安是安徽涡阳人。1992年7月,他拿出家中积蓄并借了5万元,买了辆货车在老家跑运输。可半年后,货车由于事故报废,夫妻俩只好带着孩子到宁波打工。1993年11月底,妻子的一场病,家里只剩下了74元钱。他们无奈来到余姚,以捡破烂为生。
刚到余姚无钱租房,他们一家就住在新建北路侯青门桥下,一家人以桥洞底下用来护坎的水泥台阶为床,上面铺一张捡来的凉席。在这个“家”里,他们整整住了53天。
来余姚的前3年,一家人吃得最多的是面条,下汤的菜是陈煜安从菜场捡来的。
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令陈煜安印象最深的,不是困苦和饥寒交迫,是别人对他的帮助。“记得那时桥洞附近有一个开快餐店的女士,每次我捡破烂路过店门口时,她都会塞给我几个馒头。有时候我们一家半夜回到桥洞时,草席上会出现一袋用塑料袋包裹的米饭,我知道,这是她怕我们没饭吃,特意送来的。”陈煜安说:“我当时就发誓,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回报她,可惜的是,后来这家店拆迁了,我再也没见过这位好心的女士。”
富不忘本为民工办起热线
桥洞下住了两个月后,陈煜安终于在余姚租了一间房,也不再靠一辆三轮车捡破烂,而是收购破烂,分拣后再卖给回收公司。2003年3月,有了一定积累的陈煜安申请注册了一家金属回收公司,之后又开了一家酒业公司,生意蒸蒸日上。
“虽然我现在富裕了,但总忘不了民工兄弟们,我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去年3月,陈煜安把两家公司交给两个儿子打理,自己办起了“82201234——陈大哥帮忙热线”,专为在余姚的外来务工者提供各种免费服务,比如就业介绍、权益保障咨询等。
热线开通后,电话越来越多,陈煜安又招聘了一名专职接线员和一名办事人员。此外,他还和余姚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达成协议,他每年出资一万元,律师事务所为热线求助者提供法律援助。
不仅包车还提供一顿免费餐
10多天前,“陈大哥帮忙热线”接到最多的求助就是帮忙买张回家的车票。
“这些电话有的是个人打的,有的是团体。起初他们问我能不能帮忙买到火车票,于是我们去了火车站好几次,但都买不到票。”后来,来求票的人越来越多,陈煜安决定包车。“在获得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办公室同意后,我们立即向社会发布了帮忙包车回家过年的信息。”陈煜安说。
陈煜安起初包了3辆车,但没想到,消息传开后,一共有259人来报名,他马上又临时包了2辆车。每辆车的包车价是1.2万元,除掉民工自己负担的一半车费外,额外3万元包车费由他和另一位朋友负担。
前天,259名安徽外来务工人员坐着包车,舒舒服服踏上回家的旅程,陈煜安一路陪同。安徽民工小朱说:“以前一到春节,我们一家四口就发愁。这次听说陈大哥帮忙包车,我就赶紧报名了。从余姚到安徽亳州的长途车票要300多元,现在坐陈大哥的包车,每人交150元就行了。我们一家4口坐包车,不仅舒服,而且还省了400多元钱。”
上车前,陈煜安还发给每位乘客一瓶矿泉水和一根火腿肠,在路上大家还可以免费吃一顿饭。他说:“能让老乡们早日回家过年,花3万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