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8日讯
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是学生一学年的最终成绩,决定着学生在班级里的排名,并与奖学金直接挂钩。而浙江部分高校出台的“学生无偿献血便可获得综合素质测评加分”政策,让原本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多参与公益活动的初衷,现在有点变味了。
昨天,记者了解到,有这一政策的浙江教育学院,为了避免学生们冲着加分去献血,在加分逐年降低的情况下于上学期悄然取消了这一政策。
献血加分有点像交易
“我第一次献血时,根本不知道学校还给加分!”说这话的是浙江教育学院大二学生杨平(化名),他个头小小,看上去还有点单薄,但他说体质很好,已献过两次血。
杨平的第一次献血是在2006年10月,那时他刚满18岁,第一次献血让他心潮彭湃,甚至为自己的做法感动。
第二学期,学校发了综合素质考评分表格,杨平盯着表格,看了半天,“简直不敢相信,义务献血竟然能加0.5分。”他说,平时加0.5分很不容易的,要在省级或国家级的比赛中拿奖,或者是担任学生干部。
“说实在,当时我心里怪怪的。毕竟是义务献血,以此来加分,有点像某种交易。”小杨说。
杨平所在的班级共有48名同学,以前主动去献血的人只有3、4人,去年12月一下子增加到20人,“有很多个人是完全冲着考评分去的,他们和我说,‘不加分根本不会去献血。’”小杨说。
现在,很多高校的综合测评是德育、智育、体育、能力4项分数的总和,共计100分。智育、体育是硬碰硬的事儿,玩不出什么花招,能力分虽有漏洞,但也有硬指标,惟有德育最有漏洞可钻。
“设定献血加分的规则,肯定会导致一些同学跑去献血,而且次数不会少。”浙大环资学院大三景青峰说,献血所得的加分,相对比较容易操作,甚至高于一般担任班干部的加分。
学生献血踊跃学校停止加分
昨天,记者在浙江教育学院学工部学生处网站上看到,该校《全日制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实施细则》中规定:综合素质考评总成绩由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成绩、文化专业素质成绩、体能素质成绩、实践能力素质成绩等四部分构成,满分为100分。
其中,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成绩占20分,第6条明确规定:“劳动态度和表现:热心参与校内外各种公益劳务活动;参加劳动教育课态度端正,表现积极(2分)。”
在该校,义务献血可以作为公益活动而获得加分。“学校也是鼓励和提倡学生义务献血,而学生表现得很踊跃。”该校学工部学生处王老师说,2007年该校献血的学生人数有上千人,几乎占了该校总学生数的一半。
往年,该校义务献血加分的分值很高,在综合素质考评分中直接加2分,但有学生反映有些人功利心很重,献血是为了加分,所以学校将献血所加分值逐年降低,2006年已降到了0.5分。
上学期,该校已取消了义务献血能加分的政策,该校一名辅导员叶老师说,“以后应该也不会再恢复加分,不过具体怎么做还要看学工部的态度,考评规则是学工部规定的,我们只是执行。”
靠献血加分其实改变不了什么
“公益活动能加分,义务献血也应该加分。”浙大环资学院一位姓李的同学说,不管参加献血同学的目的和动机多么不纯,但其结果总是好的,献血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当然,这个加分分值,应该设定得更合理。
在采访中,大部分献血学生也都表示,献血时并不是冲着加分去的。浙大环资学院大三李树然说,“加分应该是一种肯定,而不应该被认为是种奖励。”
“靠这项加分,似乎也改变不了班级排名。”浙江科技学院团委李老师给记者算了笔帐:该校德育素质得分占综合素质测评的15%,学生的无偿献血因此可获得0.3分的综合素质测评分,但这个分数相对于总分100分来说,并不能带来多少改变。所以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死守这一项加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