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30日讯
建德市下涯镇在过去的75年间,从旧社会到新中国,曾造过八座桥,但见证历史的是留下如今的四座桥,形成了下涯镇一道独特的“景观”。
1935年,在下涯镇上建起的第一座桥,全长51.6米,这是建德市最早的公路桥,可惜这座桥只使用了四年,为了阻止日本鬼子的侵略,在1938年的抗战时期被炸毁。
抗战胜利后,杭州至新安江公路列入第一期全国复路计划,下涯公路重建于1946年,但到了1947年,刚造好的公路就被大洲溪的洪水冲垮;1948年重修,不料在1949年,桥还未修好,就又被洪水冲掉。短短25年间,三次造桥,三次被冲毁。在那个年代,桥的命运和人的命运一样,仿佛是多灾多难似的。
解放后,时光转到了1956年,为了建设新安江大坝的需要,第四次开始造下涯桥,1956年10月造好,这是下涯桥中建设速度最快的一座桥,也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下涯桥中最古老的一座桥了。
1974年,因为富春江水电站有特重型设备需要通过下涯桥,当时下涯桥的最大承重为拖车60吨,所以又在原桥的下游另建一座新桥,该桥由省交通局第二工程队承建,于1975年6月建成通车,新桥的承重为拖车225吨,为当时全省承重最大的公路桥。
为了把建德市纳入杭州市的“两小时经济圈”,促进“三江两湖一山”这条黄金旅游交通线的快速畅通,改善建德的投资环境,加快建德经济的发展,320国道的改建势在必行,1998年9月,建德动工兴建下涯一级公路桥,这座桥位于原第二座桥的下游150米处,全长95米,宽24.5米,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100公里。这座一级公路桥建成后,原来的两座桥几乎是“退役”了,不再承担经济社会的“重任”,它成了下涯人民的“步行桥”了。
2004年7月31日,杭新景高速公路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是杭州市实施“交通西进、旅游西进、产业西进”,构筑“一小时半”交通圈的重要环节,该工程是杭州市历史上线路最长、投资最大、等级最高、受益面最广的高速公路项目,它东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至千岛湖,西连杭金衢高速公路至江西省景德镇。
杭新景高速公路经过下涯时需要造一座“天桥”——下涯高速公路特大桥。下涯高速公路特大桥选址在避开村庄处,耸立在下涯镇北面的两山之间,下涯高速公路特大桥全长640.24米,水面桥高36米,126根擎天柱,安装行车道梁294片,每片重达64吨,设计时速为120公里,为浙江省高速桥梁之最。
路越造越宽,桥越造越长,车速越来越快。下涯镇的造桥史,折射出了建德人民的幸福道路越走越宽敞。1949年,建德的GDP为1583万元,过了30年,GDP 2.13亿元;再过20年,到上世纪末,建德的GDP为45.3亿元;而到了最近的8年,建德GDP就刷新了历史,2007年达到了1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