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30日讯
29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在文化部刚刚公示的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我省共有91个项目入选,代表作品横跨10个门类,有家喻户晓的西湖传说、刘伯温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也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嘉善田歌、丝竹音乐等民间音乐,另外瓯剧、甬剧、姚剧、绍剧、婺剧等传统戏曲也都榜上有名,公示数量居全国第一。
民俗也成热门申报品种
“全国各地共申报了2540个项目,经过审查之后,564个项目入选,此外,还有扩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134项(项目一样,申报地不同)。”昨天,文化部社会文化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共申报了160个项目,现在公示了91个,在全国排第一,不过,具体结果要一个月后才公布。
在公示名录上,记者发现,入选的91项中,传统技艺最多,达18项,其中杭州的杭罗织造技艺、温州的夹缬技艺、金华火腿腌制技艺、绿茶制作技艺、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统统榜上有名。此外,曲艺类也占了大头,共有17个项目入选,杭州评词、绍兴词调、宁波走书等地方曲艺都想被保护起来。
“传统技艺居多,这很符合浙江的情况,手工艺制作一直是浙江特色,当然要加强保护力度,而曲艺在浙江各地也是相当活跃。”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王淼告诉记者,一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相当于成了“国宝”,这对打造地方文化金名片,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很有帮助。
王淼告诉记者,这次申报更看重项目本身的价值,因此,瓯剧等受百姓喜欢的地方戏曲也在申报之列;而民居习俗也成为一个热门申报品种,如畲族三月三、绍兴水乡社戏等以前被认为是物质文化遗产,但考虑到它们承载着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所以这次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表中。
普查工作用上了QQ群
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浙江共有39项(44小项)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而此次公示中,浙江以91项再次排名第一。“不出意外的话,正式结果出来,浙江老大又做定了。”王淼说,与山东、四川、云南等物资大省相比,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不丰富,连续两批都拿第一实在不容易。
浙江为何总拿第一?据了解,我省对民间艺术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起步早,各地各级政府部门都相继公布名录,早早摸清了自己家底,申报工作自然也做得很成功。
据了解,省政府从2002年至2005年累计拨款2000万元用于民族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和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
此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也于去年6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补贴实施办法》等其他规定也已陆续出台。
有了钱,有了条例,还得有人去干,知道怎么去干。最有效的一招是,普查之前先培训,对各地普查人员分期、分批、分级进行培训,搞清楚查什么,怎么查。“近12万字的《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培训讲义》成了兄弟省、市纷纷索要的热门材料。”王淼说,第一批“非遗”,浙江夺冠后,很多兄弟省市都纷纷来取经。
在普查过程中,乡镇文化站干部和“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老工匠、老土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参加过上世纪80年代民间文艺集成工作的老同志,我们的很多资源都是从他们口中得知的。”王淼说,各地普查手段也非常先进,数码相机、QQ群等都被运用到普查中去了。
正因为有这些法宝,省文化厅从2003年8月在全省开展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以来,全省共查出民族民间艺术种类1473种,项目11537项,基本摸清了家底。而我省在省、市、县三级全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全国也是首创。
助读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