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龙摄于古荡农贸市场
浙江在线01月31日讯
连日不止的雨雪天气不仅绊住了那些赶着回家过年的脚步,也让马大嫂手中的菜篮子变沉了:菜场里,蔬菜、鱼虾一天一个价;餐馆里,菜单上的价格悄悄上调了;与此同时,全市77家农贸市场推出了“让利销售”活动,保证菜价的平稳。
风雪天里,杭城的菜篮子到底好不好拎?本报数路记者分头走访了各农贸市场、餐馆及农业部门。
马大嫂:菜篮子变沉了
下午4点多钟,屏风街农贸市场又和往常一样热闹起来。
家住玄坛公寓的李阿姨手上拎着一些刚买的菜走到春笋摊位前,拿起一根,问了问老板多少钱一斤。老板的报价让她有些惊讶,要12元。“太贵了,前四五天才8元呢,便宜的时候7元多都能买到。”李阿姨摇了摇头。经常买菜的她拿出了还价的“看家”本事,可尽管磨破了嘴皮似乎也起不了一点效果。“进价都要10元呢,而且还拿不到货。”老板边答边招呼起其他的顾客。
李阿姨显得有些无奈,放下春笋作欲走状。本以为老板会因此给她稍微便宜一点,即便是5角也好,可老板却丝毫没有反应。“可能是老板真没钱好赚,要是在以往,老板早就叫住我了。”
“外孙女最喜爱吃油焖春笋了,如果她今天没来我家,我肯定是舍不得买的,价格涨得都追上肉价了。”李阿姨最后以原价要了一斤左右。她说,一斤的分量只够他们吃上一顿。
涨价的不仅仅是春笋。“这几天很多蔬菜都涨得厉害。”李阿姨对菜价了如指掌。她的菜篮子里放着买来的大蒜、金针菇和青菜,一一给记者报出了这些菜的价格变化:大蒜前几天2元钱一斤,现在要3元;青菜前几天5角,现在要卖到1元;金针菇从6元多一斤涨到了9元。李阿姨粗粗算了她当天买蔬菜的开销,总共花了23元钱——而要是在前几天,这些菜最多不过17元。
抱怨归抱怨,李阿姨心里清楚,菜涨价跟全国各地下大雪有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能希望快快天晴吧。”李阿姨说。
餐饮店:菜单悄悄变脸
丁哥黑鱼馆,在杭州小有名气。傍晚5点多,中北店已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生意还是跟以前一样红火,可我们的利润其实下降不少。”前厅经理何彩霞告诉记者,每天采购员回来都在抱怨菜价又涨了,黑鱼的进价比以前贵了2元多一斤。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油、煤气等物价就一直涨,煤气费的支出一个月就要多出7000多元。”何经理说,本来压力就已经很大,这次雨雪让我们的经营压力更大了,菜价噌噌往上走。“像有些餐饮企业还有存货可以应对这次菜涨价,我们经营的主打产品是黑鱼,必须保证新鲜,一天一进货,风险相对更大了。”
虽然没有提高黑鱼的售价,可黑鱼馆前两天还是对部分辅菜的价格进行了微调。在他们的菜单里,像毛毛菜、生菜、菠菜等蔬菜的价格都从原来的8元上调至了10元,原价22元的水煮肉片涨了3元,丐帮排骨从原来38元涨到了42元。
“毛毛菜的价格好像涨了么。”一位细心的顾客发现了菜单的变动,她是一位黑鱼馆的常客了。服务员上前告知:刚调了两天,主要是进价贵了。顾客点头,没说什么。
“对任何餐饮企业来说,物价上涨对我们造成的压力都很大,只是各家有各家的应对策略。”何彩霞说,与其在菜的分量上动手脚损坏自身声誉,还不如明码标价告诉顾客菜已涨价,如果过段时间物价下来了,餐馆也会及时变动菜单,相应调低价格。
汪永春摄于联华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