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1日讯
你还记得小时候在菱桶里打年糕那热闹的场面吗?长辈们把热腾腾的头年糕拿给你吃,这甜糯的年糕里有着他们对你最简单的愿望——平安、快乐。你还记得小时侯家乡人舞百叶龙的情景吗,那舞动的百叶龙寄托了所有人对于来年的希冀……
曾几何时,过年的滋味慢慢地变淡,只有门口的对联和那个福字还在坚持每年加班。前几日杭州的大雪,大概已经开始唤起你过年的心情,那么就让我们寻着浓浓的年味,过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年吧。
长兴百叶龙,舞出久违的年味
过年的时候,长兴的年味总是挺足的,除了敲锣鼓、舞秧歌、舞狮子、踩高跷等普通节目,千百年来传下的百叶龙可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百叶龙舞,起源于长兴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长兴的天平村里有个三四亩田大小的荷花塘,池塘边的村里住了两户人家。一家有个儿子叫百叶,一家有个女儿叫荷花。两人后来结为夫妻。夫妇俩男耕女织,相亲相爱。不久后,荷花生下一个儿子,腋下有龙鳞,人们都说是龙种。坏心眼的族长偷偷把孩子扔进了池塘,没想到这孩子化作小龙腾空而起。此后,每逢这里干旱,小龙就来耕云播雨,于是天平村年年五谷丰登。村民为感激小龙,就从池塘中采来荷花,精心制作了一条龙,称为百叶龙。每逢新春佳节,村民便舞龙赛灯以求来年风调雨顺。
长兴的石玉楼师傅,出身梨园世家,现在却是造“龙”专业户,他说最难做的龙头需要花11个昼夜制作。一共有130多道工序,80多种材料。
百叶龙舞非常漂亮,静则睡态可掬,动则活灵活现。当两只蝴蝶在荷塘边漫舞时,龙尾是蝴蝶,当一朵大荷花和彩蝶紧跟时,随着雷声大作,荷花变成巨龙,蝴蝶又转眼变成了刚劲的龙尾,足以让人目眩神迷。
看完百叶龙舞,记得去尝尝当地的乡亲自家做的年糕。这里制作年糕依照自古传下来的老方法制作,用木头棒子在石臼中捣出来,做成的年糕松软可口,弹性十足。年糕多为方块状和条状,象征银砖、银块,寄寓新年发财、财源广进,炒股的游客记得多吃点。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加入猪油、玫瑰、桂花等,做一份属于自己的年糕。
遂昌龙灯,点起过年的心情
每年农历十二月是遂昌人最为忙碌和兴奋的月份。小孩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着发糕,也期待着龙灯……
发糕是年末遂昌特有的糕点,原料采用上等粳米,要浸七天,再水磨成粉,沥干后,加上白的酒花,就是酒糟,但不能叫“糟”要叫“花”,再拌上白糖以及猪油,然后放进蒸笼里,慢慢加温。这样蒸起来的发糕,又白又糯,中间有气孔又细又密,分布均匀,吃起来香甜可口。发糕,一个“发”字预示着人们对于来年的期待,所以在蒸发糕时,是不许家里人说“怎么发得这么慢”、“发不起了”、“火不旺”这些不吉利的话的,蒸好发糕,点上红红的颜色,别愣着,赶紧趁热吃吧。
有趣的是,在遂昌,人们大年初一是不烧饭的,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先煮上一大锅饭,放在正月初一吃,寓意年年有余,期盼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好。接下来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迎接龙灯的到来。遂昌最有名的龙灯是蕉川的板龙,长二百多节。龙灯来时,前面有牌灯引路,四个人抬着的两面大锣“咣、咣、咣”鸣锣开道,几百人浩浩荡荡舞着龙灯过来了。这时,三眼铳震耳欲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很是喜庆。
看过花灯,就到处走走,或者呆在古庙戏台前,品一品香茗“龙谷丽人”,听听有“江南纳西古乐”之称的遂昌十番,一曲古乐演奏的关于爱情、关于幸福的《牡丹亭》听下来,这家乡春节的味道,似乎也别有滋味。
陶村“浪街”,听一曲不散的笙歌
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所谓“浪街”,其实是武义县桃溪镇陶村除夕之夜的一项颇有特色的民俗活动。
在陶村,每年除夕和元宵之夜,当热热闹闹的放花炮、迎花灯、舞龙等喜庆活动进入尾声时,民间乐手们便集结而行,演奏着幽雅的乐曲,穿行于大街小巷,当地人称之为“浪街”。据当地民间乐社《五音社》老艺人回忆,约在清朝末年,“浪街”即已在陶村盛行。
杜审言诗里说:“故节当歌手,新年把烛迎”,除夕之夜,听多了花炮声喧闹声之时,忽然传来清丽的竹笛声、婉转的弦乐声、抑扬顿挫的竹梆声、清脆的碰铃声……你是否会倾耳聆听呢?
陶村的浪街,以笛子主奏(正吹)、二胡、三弦等丝弦乐器伴和,板鼓、扁鼓、竹梆、碰铃压板击板,小锣、苏锣、次钹结合旋律作点缀性轻敲,速度舒缓,曲调文静幽雅、柔和细腻。演奏者少则三五人,多则十余人。演奏者大多着长袍、礼帽,一人高挑纱灯(早年用松明火把)在前引路,一人肩挑锣鼓担供乐手敲打,鼓板先生指挥,丝竹弹拨随后,左右两边有大灯笼相伴而行。夜阑人静,乐曲优扬,穿街而行,乐音绕街……
据当地老艺人回忆,浪街在陶村流传至少已有百多年。早年间,陶村开明士绅徐凤鳌与陶云芳创办陶村昆腔坐唱班。徐凤鳌少年时曾在叔伯开办的昆腔坐唱班学艺,工大花脸,亦擅吹弹;陶云芳钟爱昆曲,擅长吹笛。徐凤鳌、陶云芳两人志趣相投,于1909年前后创办了昆曲坐唱班,常应邀为村人喜庆演奏。陶云芳还与弟弟陶舍昌及儿子等人组织过时调坐唱班,足迹遍及本地和周边乡村以至溯江而上到杭州演唱。当时当地民俗,大年三十夜是坐夜守岁,下半夜大多冷冷清清。不甘寂寞的乐手们便商议决定在村里的大街小巷上浪走一番,给平静的除夕之夜,给坐夜守岁的乡亲们送上清婉幽雅的音乐——这便是最早的浪街了。
“五音社”的老艺人说,上世纪70年代,当地艺人陶岳宣将乐曲工尺谱译成简谱进行传授。《浪街曲》原是由曲调风格近似昆曲的十首曲牌联套而成,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只留下《文路》、《插花饮酒》、《小令》三首曲牌。然而,就是这不多的曲子,给当地百姓的春节,带去了喜庆、带去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