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旭明 林云龙 摄
▲前天,来自浙江逸仙书画院的艺术家们借迎春书画展之际,书写了100余幅春联,并将其送到了杭州火车站的春运指挥部。图为赠送仪式现场。 王滢
2008年的这场大雪,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漫天风雪,无情地降落下来。雪只有属于它的一种颜色,而在这场大风雪的背后,杭城的大街小巷,车站机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情。等待中的焦急,寒风中的期盼,嬉戏中的快乐,清扫后的满足,被帮助后的感动,回望这一张张表情,我们清楚地感受到:雪是冷的,而这个城市是温暖的。雪会停止,但雪中的守望互助,共抗风雪的记忆会被我们永远珍藏。
民间表情之焦急
为等一张车票,为等一路火车,为等一趟航班,这一场大雪背后多少人的脸上挂了焦急二字。
2月4日下午,赶到武林门客运车票预售点的甄良才吃了一惊。只见预售点大门紧闭,上面贴了一个告示,称由于天气原因,所有客运车票取消预售,只能到车站买当天的车票。
“这可咋办,明天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到车票?”老家在衢州的甄良才准备明天回家,知道这两天路不好走,想提前买票。一看没法买票了,甄良才急切地掏出手机给他的老乡打电话,“不能买票了,明天早点起来到车站排队去。”
在杭州汽车东站,在每个售票窗口买票的队伍都排成了一条长龙。准备回家的周玉龙和他的女朋友急急忙忙挑了一条队伍排在队尾,马上看起了电子屏幕上的信息。“呀,到海宁的16:50分的车已经没票了,只有17:10分的票了。”他的女朋友赶紧安慰他,“没关系,到绍兴的车班次蛮多的,实在不行,先到绍兴我们家过年吧。”
这场雪来得突兀而持续,而雪中的人们暂时被阻挡的急切也将像这场雪一样,阳光出来的时候就会融化。
民间表情之期盼
人们在接受风雪考验的同时,却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明白,风雪的另一边,有家的温暖,还有新的规划和期盼。
在义乌打工的陈小妹在知道大雪阻断了回家路以后,自愿放弃今年回家的假期,替换可以回家的姐妹。她说:“我有很多姐妹一直盼望着回家。我希望所有人的这种盼望不要落空。”
风雪改变不了人们的期盼,一场大雪只是将关爱洗刷得更加清晰。无论在各大汽车站,还是人潮拥挤的火车站,记者在调查中发现,30%的外来务工者的车票都是由企业老板出资购买。一位即将登上回乡列车的河南籍民工说:“厂里几十来号工人的车票都是老板自己掏钱买的,而且是提前10天就买好了。虽然我们被滞留在车站,可是老板已经打来电话,说走不了的工人就在厂里过春节,他一定会准备好年夜饭。”
在这位民工心里,这顿年夜饭一定是香喷喷的。
民间表情之喜乐
不期而至的大雪让人措手不及,平添不少烦恼。在大自然面前,人终归是渺小的,但是,偏偏又是强韧而乐观的。因为满天飞舞的雪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一张张生动的笑脸。
凌晨3点半,大学生莫俊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和同学们背着摄像器材踩着自行车朝断桥赶去,一脸雀跃。因为,终于有幸亲睹父辈们回忆中的“断桥残雪”。大雪中,最先按捺不住的肯定是孩子,一头冲进了雪地里,让他们真正领略到了什么叫“彻天彻地”地玩。
童心未泯的年轻人各种奇思妙想在雪中得到了充分施展:憨态可掬的流氓兔、围着镂空花围巾的“哈韩”雪人、甚至还有盘腿而坐的入定老僧。就连小区里倒垃圾的人,都冷不丁会被那只懒洋洋地趴在石凳上的“雪狗”给骗了。不得不佩服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到底比老底子的雪人要时尚而多元化多了。
民间表情之感动
这个冬天的冷与暖让更多人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风雨同舟、什么叫同舟共济、什么叫众志成城,这个冬天,一群平凡的人带给了我们无数的感动。
对于江西小伙王传业来说,滞留在杭州火车站的三天三夜是在温暖中度过的,带来温暖的是一条普通的棉被。当时因身着单薄,不慎感冒的王传业在地下停车库冻得直跺脚,他旁边一个带了被褥的乘客热情喊他同坐,后来那人走了以后将被子留给了王传业,“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走时一定也会把被褥留给需要的人。”
“风雪无情人有情。这话听上去好象很老套甚至有人觉得很虚伪,但这是我的真实感受。聚在这里的人大多数是互不相识的,但因为一场大雪,因为回家过年的同一信念,从没交往过的人坐在了一起。聊聊天,打打牌,相互帮助,一起打发时间,盼望早点坐上回家的火车。”王传业的话引起周围人的共鸣。
这种温暖不仅仅在火车站候车的人们中间流传,在大街上那些义务扫雪的人们中间、在社区里为孤寡老人送来热汤热饭的人们中间、在那些冰雪中奋力抢修电力、管道的工作人员中间,这种感人的温暖厚实而持久。
像这样感人的瞬间在火车站候车的这些乘客里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家虽然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但是在风雪和寒冷面前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家庭,有了这样的温情,原本寒冷的气温仿佛也变得温暖起来。有的旅客看到别人的小孩太冷,主动要求抱到自己搭的地铺里取暖;有的人看到旁边的旅客生病不舒服了,马上送上一杯热开水;有的人想打电话回家报个平安手机却没电了,总能碰到好心人把自己的手机借给他……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像星星之火温暖了整个冬天。
民间表情之满足
雪后初霁,积雪渐融,暴风雪给人们造成最大的困扰就是交通。而昨天,整个杭城主干道上已罕见冰雪,道路通畅了,车子好开了,行人好走了,行人和司机笑了,而在这笑容背后,是一些人满足的表情。
银装素裹之中,杭城街头、小区里、西湖边出现了一拨又一拨扛着铁铲、拿着扫把的扫雪人。一位名叫“红螃蟹”的杭州网民在网络论坛上写下自己的经历:2月2日晚,老板动员大伙去扫雪。老板带来了400把铁锹。动员会很简单,同事小梁说了一句话:我们要干到杭州市民不需要我们为止。我们卸铁锹的时候,旁边有位老伯一直在好奇的看着我们,然后走过来说:是不是扫雪啊,我也一起来。呵呵,第一位志愿者就这样来了。住在附近的来了,一家三口,孩子还不到10岁,和我们一起干到了将近1点;住在四桥的朋友听到广播,打车来了,还带上了他3个朋友。
路过的司机向我们点头,路边不相识的小店送来了两箱矿泉水。回望身后,干净的马路在延伸,虽然身上冷得要命,可一种成就感激荡在心头。我们尽到了作为一个市民应尽的责任!
据统计,2月3日一整天,有近40万人走上街头扫雪,共清除积雪道路297条。这是一种满足的表情,而这种表情在这场风雪之中出现在很多人的脸上。红螃蟹说,这不仅是让一个人,一群人,乃是让整座城市都值得回味的一场经历。
▲杭州火车东站,一名旅客在风雪中赶路。
本报记者 董旭明 林云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