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14日讯
“自从加入生态鳖园区,我们甲鱼养殖户,技术提高了,销路也不愁了,我那40亩池塘,去年增收5万元呢。”运河镇双桥村的李晶华高兴地说。2002年运河镇依托其水乡产业优势,建设生态鳖养殖示范园区。各养殖户采取转包形式取得土地经营权,在园区自主经营,到2007年园区共养殖甲鱼120多万只,产值3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去年增长3000元,还向各地推广了优质甲鱼。园内林木成行,独具水乡特色,据了解,接下来还将建起品鱼、垂钓等为主题的休闲园区呢。而这生态鳖特色园区的现在与未来正是整个余杭区发展都市农业的缩影。“余杭区搞都市农业,不仅要满足市民的‘嘴’,还要让大家的‘眼耳口鼻’都得到享受,更要让农民增收。”余杭区农业局相关领导说。
“老底子”优势产品成了品牌产业
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三面拱卫杭州主城,是上海大都市的后花园,拥有一大批传统优势农产品和新兴品牌农产品。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自2001年起余杭区就确立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但是现代都市农业要怎么搞?怎样才能发挥地区特色?余杭区在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路子。
多年来,余杭区始终牢牢抓紧传统优势产业,逐年提升财政倾斜力度和技术支持,注入拓展农业功能的新思路,引导由单纯的耕种养殖发展到灵活的生产、加工、经营模式上,带动农民从第一产业跳脱到二三产业中去。如今,余杭区发展起了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农民入股的专业合作社,径山茶叶、塘栖枇杷、鸬鸟蜜梨等“老底子”的优势作物改头换面成了响当当的品牌产业,有“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销往各地,甚至迈入了国际大市场。在此基础上,余杭区拓展优势产业功能,建设起特色农业园区,观光休闲园区等,在增强了农产品竞争力的同时,给大都市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旅游、体验农村的场所。当地农民纷纷入股合作社,收取土地租金的同时,转移到企业、园区中服务,成为拥有“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和佣金”的新型“五金”农民。
去年,余杭区确定了10大优势产业带,组建的“农业大师”新型农技推广队伍开发推广项目10个,建立起省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点、村和示范单位7个,其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被命名为“中华农业大观园”。运河镇获得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镇、水产养殖强镇,余杭被命名为中国生态甲鱼之都,余杭区都市农业初显雏形。
休闲融入农业
烹制“声、色、味”俱全农业“大餐”
然而转型都市农业,余杭区如何达到更大突破?
去年十七大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统筹城乡发展。余杭区明确了继续发展都市农业的方向,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重点抓好优势产业培育、打响名牌;实施各企名牌工程、做大做优农业龙头企业,继续深化“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服务体系,带动全区农产品竞争力;依托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更多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生态园区等。根据优势产业需要,将推动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壮大农业大师为主体的新型农林技推广专家,加大技术创新,深化新型农村经济和经营体制,规范和促进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制度等。
今年,余杭区计划将在做大优势产业品牌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一片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园区和农家乐特色、亮点,结合功能布局、优势产业及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十大板块”;建起西部生态林保护区等,让余杭农业真正“可尝、可看、可闻、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