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14日讯
上班的第一天,街上的积雪已清除干净,车水马龙,秩序井然,人们用饱满的神情组合成暖色调的背景,衬托着灿烂的阳光。
人们不会忘记去年的那场大雪,从纷纷扰扰地飘洒开始,在经历了长假后,却肃杀了喧嚣,沉淀下修养。“年”成为沁入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从彻骨的书卷气里透出,遗传给老杭州人,也感染着新杭州人。
“学几道家常小菜做给亲人”——菜谱火爆春节档
新年虽然天气寒冷,但却挡不住杭城老百姓的买书热,2月6日至12日的春节档销售额达3443594.1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8%。生活类图书成大热门,一本《新编家常菜谱》以黑马的姿态坐上销售前三甲的宝座。粗粗翻来,这本囊括600余款家常菜肴制作方法的菜谱,堪称实用系。走朴素路线的厨房工具书,却备受小青年青睐。一位80后女生赵小姐告诉记者,以前在外面吃饭图方便,可如今却越来越体会到一家人聚餐的温暖,所以想趁着假日有空,学几道家常小菜做给亲人吃:“既实惠又开心。”
除了温情菜谱外,曹文轩充满枯草清香的旧作《草房子》也则拔得少儿类销量榜头筹,文学艺术类热销的则是厚重感十足的《德川家康(第3部天下布武)》。
在柜台前翻书的,有过寒假的少年,也有被滞留的外来务工者,老家湖南的韩超便是其中之一,他笑着说:“反正回不去,就趁着个时候多充点电,在杭州,没文化不好混啊。”他的书篮里,放着一本《货币战争》。
“文物能不能做点介绍,那我们就不止是春节来逛啦。”——博物馆成新景点
冬日里同样画出阳线的,是博物馆的游客量。杭州历史博物馆7天游客量达到5.72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0%;南宋官窑博物馆的总游客量达到了0.5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8.57%;还有章太炎纪念馆0.97万人次的游客量,更是增长了73%。
“游客们爬完玉皇山,都喜欢抽空到我们这里来转转。”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也印说,“等到天气回暖,参观者应该会更多。”
面对文物的,有携家带口的杭州本地人,“给上初中的儿子补点文化知识,看实物是最直接的。”程先生如是说,“这些对综合素质发展是潜移默化的。”
从外地来的新杭州人也爱逛博物馆了,来自江西的方小姐就是和几个同伴一起来玩的。她直言自己来逛吴山庙会,走着走着就到了历史博物馆门前:“以前觉得博物馆是很高深的地方,觉得看不懂。可杭州的(博物馆)很好玩,又是猜谜,又是写祝福的,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住了。”被“吸”进博物馆的方小姐这才发现,原来生冷的古物,很漂亮,她也托本报给博物馆提个意见:“文物能不能做点介绍,这样我们能更好理解,那就不止是春节来逛啦。”
“原本玩游戏的时间,都被这片子牵住了”——纪录片吸引眼球
新年的荧屏,向来是欢声笑语的喜剧和歌舞升平的晚会打主力,今年却有一部20集的电视纪录片分流了眼球,那便是央视的《同饮一江水》,这片子是由中国、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六国电视工作者联合拍摄的,从大湄公河次区域地理、自然、经济、文化、宗教、人民生活和社会现状等各个侧面切入,讲述不同国家不同经历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故事。
在年前首播后,春节假日里,杭州的华数电视将它纳入麾下平台,一下在7天长假里创出了点击率的新高。
如果说对好影片的定义是,看完后能够在接下来的好多天记住它,那么这部人文地理的史诗便拥有这样的魔力。在银行工作的小祝感慨:“这个春节看完了20集的片子,它让我感到恍惚,这片神秘的土地,我从未接近过,如今却随着导演的镜头,走进了这里寻常百姓的生活,近得如同触摸到澜沧江的水波,可以掬起一捧捧清涟。 ”
没有回东北老家过年的傅斌,在下沙租来的小窝里看完了这部纪录片,“看得我欲罢不能,原本玩游戏的时间,都被这片子牵住了,我总和别人说,我‘在’澜沧江过了一个很别致的新年。”
总说有文化含量、知识含量、学术含量的纪录片可以成为社会精英与大众媒体结合的最好平台,在发达国家,“DISCOVERY”、“国家地理”都是收视率最高的。如今杭州人被优秀的纪录片吸引,倒是和这个城市气质很相符,毕竟,这里的人均购书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一,人文类书籍音像均是热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