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时55分,躺在襁褓里的宝宝首先被推出手术室。守候在手术室外的阮振激动地走上前,久久凝视着自己的亲生骨肉,轻轻用手摸了摸宝宝的小脸蛋,眼里闪动着喜悦和激动的泪花。“我老婆好不好?她什么时候能出来?”此时此刻,他最关心的还是妻子的安危。
10时19分,王燕燕被推出手术室。“燕燕,你还好吗?”看到妻子安静地躺着,闭着双眼,阮振走上前抱了抱妻子,不住地摸着妻子的脸和头发,然后帮忙推着车,进了电梯,一路陪伴上了7楼。
“孩子重2210克,比我们估计得还要重一点,我们给他打了10分!”王亮说,由于提前了一个月生产,孩子有点偏小,但发育成熟了,所以并不要紧。
王亮介绍说,手术过程中几乎没有出血,非常成功,一切都很顺利。在产后的5天内,王燕燕还要住在产科病房。5天后,待她伤口恢复得差不多了,可以下地走路了,就要转到血液科去做第二个疗程的化疗。因此,孩子不能吃母乳,只能靠人工喂养了。
据血液科副主任蓝建平博士介绍,王燕燕的第一个疗程大约做了10次化疗。第一个疗程后效果不错,目前病情稳定。接下来的第二个疗程的化疗大约在下月初开始做,同样要做10次。化疗结束后,再考虑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争取彻底摆脱病魔了。
下午4:30·产科病房
请读者帮忙取个好名
|
▲上午10点21分,阮振抱着妻子,流下泪水。
|
昨天傍晚,在医院7楼产科病房,王燕燕开始吃流质食物。她很想再看一眼宝宝,但医生说,这几天,孩子还是放在新生儿室,由医务人员先喂养为好。再过两三天,宝宝就可以跟妈妈同住一室了。
阮振告诉记者,因为父亲几年前因车祸不幸去世,家里只剩下妈妈照顾年迈病卧在床的爷爷,所以,他们今年春节回了余姚,跟妈妈一起过了个年。
“孩子叫什么名字,你们取好了吗?”记者问。“还没有想好呢!要不,请钱江晚报的读者来帮我们给孩子取个名字?”阮振说,儿子的降生,不仅有妻子的功劳,也凝聚了太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的片片心意。他希望,儿子的名字,能体现出这一点(热心读者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068)。
阮振说,宝宝来到人世的日子真好,是天下所有有情人相聚的日子。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今生今世,能与妻儿永远相伴,健康平安地度过每一个平常的日子。
丈夫的感谢——
难忘,那些不留名的好人
阮振说,自从本报1月29日刊登了他妻子的不幸消息后,很多好心的杭州人都赶到医院来看望。
短短三天,他们就收到了10300元捐款:一名50多岁的大妈带来了一些婴儿用品,还塞给了他们2000元;两位30多岁的女子结伴而来,各留下了1500元;一名年轻男子说,他老婆也怀孕8个多月了。老婆行动不便,委托他来看看王燕燕,鼓励她坚强地与病魔斗争。临走,他也留下了1000元……
“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肯留下姓名。我们是第一次来杭州,在这里没有一个熟悉人。这些好心的人,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感谢他们才好……”
阮振的妈妈和王燕燕的妈妈昨天也从余姚老家赶到了杭州。昨天,喜做奶奶和外婆的她们,也一再叮嘱记者,一定要代她们向那些不知名的好心人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