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16日讯
正月初一,江西吉安人彭辉林有生以来第一次献了血。彭辉林是一家乳业机械公司驻金华办事处的机修工,因为要值班不能回家过年,正月初一那天他逛街看到采血车就走了上去。
金华血站的站长助理严振有说,今年春节期间来献血的外来务工者明显比往年多。
“游敬铜,湖南;徐志财,安徽;董承宽,河南;张麦,四川……”老严读着一个个名字,语气里满是敬佩。他说,这些人都衣着朴素,一写地址都是某某乡某某村的,一问都是在金华工作的外来务工者。他们往往是一个人逛街,看到采血车就走上来献血,大部分都是第一次献,有些甚至不知道献血是怎么个流程。
今年春节,外来务工者成了献血的生力军。有关人士说,平时也有不少外来务工者到采血车上献血,占总献血人群的比例正逐年提高。温州中心血站统计,今年从大年初三到初七,在温州无偿献血的人共有214人,其中外来务工者占62%。金华到正月初六为止,无偿献血的外来务工者达到了25人,约占这一时期献血人数的1/4。而宁波,这几天的200多名献血者中,外来务工者就占了一半。
安徽民工孙山伟从第一次晕倒到每月坚持献血
孙山伟,一位28岁的安徽小伙,自从2005年初来到温州打工后,他已经在这个城市的血站无偿献血10余次。昨天,孙山伟向记者谈起了他的献血经历和原因,从开始时一献血就晕倒,到现在每个月都自愿前往温州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孙山伟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自己是可以用献血的方式来帮助这个城市里有需要的人们。
孙山伟告诉记者,自己初到温州时,有一位工友就是意外受伤后,因为没有及时配到合适的血型,永远离开了人世。“如果那次这位工友有足够的输血,或许现在他还和我们一样开心地生活着,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或许我的一点血就能挽回一条生命。”
抱着这样的想法,孙山伟有了自己的第一次献血经历。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孙山伟却清晰地记得那一次的情景,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是2005年的10月2日,在温州中山公园那里的一辆献血车上,我记得太清楚了,估计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一天,说出来也不怕难为情,就在那次献血的时候我竟然晕倒了。”可能当时因为过于紧张,看着自己的血从针管中被抽走,还不到100CC,孙山伟就当场晕了过去。
“大概晕了有十几分钟吧,把现场的人也吓了一大跳,献血也只能半途而废,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孙山伟回忆着当时的情况说。去年6月,孙山伟工作的日用品销售公司组织全体员工无偿献血,在同事们的鼓励下,孙山伟又鼓起勇气,走进了温州中心血站,“我对自己说,你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一定可以的。就这样我深呼了几口气,便让工作人员开始抽血,很顺利,没什么感觉就抽了300CC的血,我想当初晕倒肯定是自己过分紧张的缘故。”
“我的血是AB型,听说现在血站很缺这样的血型,所以自从那次克服了献血的心理障碍后,我每个月都会去血站献血。”孙山伟为自己能够经常献血,不禁开心地笑出声来。
每一次,孙山伟都要献250~300CC的血,也从来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可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孙山伟说:“现在我发现献血对身体还有好处呢,以前坐的时间一长,站起来我就会头晕,自从坚持献血开始,现在我这头晕的病再没犯过。”
今年大年初三,孙山伟又接到了血站的电话,有一位病人急需输血。放下电话,二话不说,孙山伟就从家里赶到了中心血站。
湖南民工李立新4年献血14800毫升
由于年前暴雪阻碍,在宁波镇海区打工的湖南人李立新一家在今年选择了留下过年。2月3日,他义务献血,大年初二,他又带着儿子来献血。这个年对他而言,不仅仅是真正融入宁波这个城市,还意味着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对他的关爱。
记者从宁波市中心血站了解到,李立新近4年来的献血记录已经达到17次,共献出14800毫升。“大年初二,他带着老婆和24岁的儿子一起来到血站,他老婆因为身体关系不能献血,但他儿子也已经是第二次献血了。”宁波市中心血站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一家商务酒店的电器维修工,李立新的语气里满是对宁波这个城市的感恩。李立新在2003年来到宁波时,一无所有。“我刚来宁波时,连房租都交不起,那时候我的房东就对我说,没钱就先欠着好了,以后有了再交。”李立新说,“后来我拿到工资了,要补交给他,但是他不肯收,说这是过去的事了,不要记在心上。”李立新说,在宁波有很多关心他的人,很多朋友在他困难时,都主动提出支援他生活费,虽然他并没有拿下那些钱,但心里的感动是真实的。
“我上世纪90年代在老家时献过一次血,那时候很害怕,以为献血对身体不好。但到了宁波以后,看见了一些宣传,才知道对身体是没害的,记得第一次献血是2004年3月吧,在天一广场看见了采血车,当时我就上去问了医生,马上就决定献血了。”李立新说,“说实话,曾经帮助过我的人都比我条件好,物质上我也回报不了他们,献血也算是我对这个城市的一点小小感激吧。能帮到很多有需要的人就很高兴了。”
新闻链接
越来越多民工加盟公益行动
“新一代的民工文化水平提高了,收入也相对增加。城市越来越注意到他们的重要性,对他们的关怀,也使民工增加了对社会的好感。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生计,开始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在打工生涯中,他们不仅懂得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等,还想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不少民工从小受过穷,所以他们更能体会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安吉“滴水公益”组织的创始人“大北”(网名)这样告诉记者。“滴水公益”组织中,实名注册的会员有400多人,其中大概有15%的义工来自江西、安徽、河南等地。来自安徽的一位油漆工,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但他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安吉的贫困孩子没有书读后,自己也是贫困孩子出身的他每月愿意拿出100元资助孩子,现在他已经和一个孩子结对。
“因为我受过别人的帮助,所以我要帮助别人。”因为大雪影响,今年春节留在温州救助站过年的小陈很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加入温州网的义工组织,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平时下班后,我就没什么事情了,其实有些无聊,也没什么朋友玩。后来听一位老乡说加入了杭州义工联盟,在休息天,去西湖边捡垃圾,去聋哑学校给孩子过生日等,不仅能帮助很多人,而且也能交到很多朋友,特别是杭州的一些心善的本地人,所以我就参加了。”说起自己当初加入义工组织,来自江西的“牙牙”(网名)当时觉得参加公益活动好处很多,所以就参加了。里面的人都用网名注册,不求名不求利,做些实实在在的好事,真的感觉自己在付出的同时,其实得到的更多,老乡带老乡,她已经带了6个老乡去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