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康公司主要生产空调、冰箱、制冰机、饮水机等产品,部分销往国外。“外商有时候会提供一些产品图片作为参考,但很多时候要靠我们自己把握。有一次,外商给了我们一种饮水机的图片,有上下两个面板,上面板是塑料的,下面板用不锈钢做成。我们跟设计公司讨论后,提出了修改意见:设计成三个面板,中间是塑料的,上下是不锈钢的。这个改动增加的成本不多,但是外观更加漂亮,外商看了以后很满意,我们又申请了外观专利。就是这个产品,每个月能销售2万~3万台,并且这个记录已经维持快3年了。”
王培民说,数据最能说明产品的成功程度。有些款式的饮水机3年内销量会递减为零,有些甚至刚上市就被淘汰。“这个饮水机是我们的明星产品,也让我们体会到工业设计、创新的重要。”
记者观察:宁波有众多的家电制造企业,有企业主告诉记者,公司有几十款产品,但真正卖得好的只有一两种。但是每一款的成本都很高,“光是开模,动辄就要上百万元”。
为了减少风险,主动迎合市场,很多制造企业开始培养自己的设计团队,或者委托熟悉市场的设计公司,帮助设计“更容易被客户接受”的产品。
故事三一个期待多年的国际大奖
去年,宁波举行了第二届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宁波菲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商务组合文具——灵动”获得文化与生活用品类二等奖。这是宁波企业首次获得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前三名。
“灵动”的设计者杨卫强,是宁波菲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部经理助理,毕业才一年多。“我们很多同学选择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工作,因为宁波的设计公司还不多,规模不大。不过我觉得这里有很多机会,因为制造企业很多,越来越重视设计。”
菲特的总经理胡海忠,10多年前也是像杨卫强这样选择了宁波的设计专业毕业生,2001年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
“大概六七年前,宁波企业开始有‘设计’的意识,但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才有实力下功夫。现在,这个市场逐渐成熟了,企业的需求在增加,设计公司数目也在不断增多。我很庆幸自己开始得比较早。”胡海忠说,不但小型制造企业需要外包设计,有自己设计团队的大公司也需要外部血液,所以专业设计公司在宁波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只要公司能够走在前沿,就不愁没有业务。”
记者观察:一个获奖产品的出现并非偶然。工业设计给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给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契机。不过,一个产业的崛起还需要长期磨练。这个国际大奖也许是一个象征:设计起步了,但是还需走得更快更远。
“实事求是说,本地设计公司跟国际公司比还有挺大差距”,胡海忠告诉记者,“人家毕竟是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公司,所以,本地企业必须边学习,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