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活动更“闹”一些
浙江在线02月21日讯
元宵节来了,市民陈先生想给孩子买一个手工的纸糊的兔子灯,可是跑遍街头,虽然马路上卖元宵节应时物品的不少,可是大多是通电的塑料灯,装上电池,既会唱还会发光,这样的“高科技”工业品虽然声光电俱全,也有趣多了,可是年年都是这样,孩子房间里已经有好几个了,只不过今年除了传统的鱼之类外,又多了福娃之类的新造型,大同小异。“过节不参与,不动手,光花钱,开心的感觉一点也没有”。
陈先生说,过去元宵,孩子们削青竹、绑身架、糊白纸、装轮子,最后插根小蜡烛,元宵节就拖着盏兔子灯东奔西走,能开心好几天。
其实,有没有机会自己动手做花灯只是个小折影。社会变迁中一些传统的缺失,让现在的许多节日有“似是而非”的味道。许多大型群体活动,也往往是以观赏为主,而市民节日活动的投入度也不够。
“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回乡下过元宵节。在路上,父亲对我说:‘乡里有句俗话,月半大过年。正月十五比过年还热闹哦’。”每到元宵,年过半百的杭州居民唐黎春就会怀念自己小时候在老家过元宵的场景,“我一直在城市里长大,没见过这种热闹场面啊,十五一大早,我还躺在床上,村里就响起了震天的鞭炮和锣鼓声,全村的人都聚集到了祠堂,焚香敬祖的仪式一结束,立时鞭炮大作,锣鼓齐鸣,一群壮壮实实的小伙子将龙灯舞了起来,看得人眼花缭乱,心潮沸腾。玩蚌壳精、踩高跷、玩狮子的,整个村子都震荡在热闹之中……”
一直久居都市城市,唐黎春的回忆中充满对农村元宵节那种痛快宣泄的热闹氛围的向往。但是,回忆仅仅是回忆,随着村里年轻人出外打工,如今老家的元宵也变得寥落,而城市里的元宵节,总是千篇一律文绉绉地看花灯,“哪里有闹元宵的感觉?”
“对中国人这个比较含蓄的民族来说,‘闹’元宵就是中国的‘狂欢节’,因为这一天全民都在‘闹’。”人文学家李汉秋说。
如何把元宵节的民间热情真正调动起来,如何满足老百姓酝酿已久的节日期待?又如何把节日宣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安定祥和的节日氛围?这无疑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采访中,长期负责元宵灯会组织工作的杭州拱墅区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董觉华向记者介绍,今年该区的元宵灯会就充分参照了民间意愿,在传统灯会的基础上,吸收了不少民间团体参与。元宵节当天,区里将在小河直街举办鉴宝活动,届时民间收藏品爱好者都可以把自己的宝贝亮出来集中展示;在运河沿线的社戏表演,也主要依靠业余民间团体,一出出越剧折子戏的演唱者都是民间好手;还有运河文化广场上的“青春飞扬·共贺元宵”晚会,随时欢迎市民上台高歌一曲,表演拿手好戏。
“过去那种静态的从上而下的观灯活动,只能说明政府的服务水平不够。只有把老百姓的热情真正调动起来,引导好,我们的元宵灯会才算真正成功,”董觉华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