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1日讯
把盖新房的钱用来装电话,8年间3次更换电脑,年过六旬成功抢注“中国领带城”短信实名……今年63岁的农民王秋达是嵊州市石璜镇有名的花木贩销大户,但在更多人眼里他是一个善于捕捉信息、创造商机、依靠信息科学致富的榜样。
改革开放后,王秋达创办了一个园艺场。由于农村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为灵市面,王秋达订阅了20多个省市的《科技报》、《致富报》等报刊,在报纸中获取市场信息。1984年,他在阅读报刊中发现种植短柄樱桃极富市场前景,于是便引进试种,经过三年时间的精心培育终获成功,樱桃零售价每公斤达到了10元,樱桃小苗也卖到3元,获得了6000多元产值的效益,在当时的石璜创造了一个“神话”。通过他的引进推广,樱桃如今已经成了当地果品一大产业。
农村有一个习惯,农民生活好转后,往往首先会考虑建新房。但王秋达觉得,建新房固然重要,还不如把钱花在改进获取信息的渠道上。经过再三考虑,上世纪80年代末,王秋达把准备用来建房的7000元钱,用在了开通电话上,成为当时村里的第一批电话用户。电话的安装方便了与外界联系,苗木销售的市场也进一步打开。
到本世纪初,嵊州花木进入黄金时期,王秋达的花木种植面积达到60亩。为及时了解全国花木产销信息,王秋达又投入1万多元,添置了一台电脑。电脑的添置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3年前他在网上看到上海要将崇明岛开发成为上海市“绿肺”的消息。王秋达意识到,建设“绿肺”需要大量的苗木,通过多次网上交流和实地考察商谈,最后达成了8万元的苗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