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2日讯
一个违法的船屋在绍兴北大门至少盘踞了3年之久,而截至今天上午,有关“联合执法”的事情依然在酝酿之中,为此难免有人要问:“酝酿”的时间究竟要多久?
就北大门这个船屋,其给市容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地处绍兴城市重要入口,给我市的城市环境带来明显影响,而且市民也多次举报反映。在报道中,城管、水利、航管等相关部门都意识到,这是一个非法的建筑,如果不取缔的话后果会更大。一些负责人还明确表示,只要是维护绍兴的环境,联合执法的事情他们都积极参与。但是,有谁来主动牵头承担这一执法的责任呢?而各部门都说出自己“不方便”的一大堆理由。
在处理这一船屋中,笔者在12345市长公开电话的单子上看到,为这事前后督查过不下10次,但是问题仍未解决。小小一个违法建筑,真难倒多个执法部门?这一情况不得不让人深思。在新春上班第二天召开的全市“行风效能建设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市长张金如的话依旧萦绕在耳边:“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转过来、转过去,要转很长时间,搞到最后还不一定能够解决。”难道这种情况还要持续下去?
曾记得去年晚报有关“东湖柏舍村赡养案”的报道,该村两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因为无处可住,还要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最后老人将自己的子女们告上法庭。但是,在法庭上,膝下的子女依然争吵不休,每个子女都似乎很有道理,对两老的处境都非常同情,但是谁都不肯迈出一步“让两老住到一起来”。最后,善良的村民也看不下去,等法院刚刚判决完毕,村民就打开儿子的空关房,让两老住进去。纵观这起违法船屋的处理,其过程不得不让人联想起这起“赡养案”。难道这事情也要来个法院判决,或者民间自发行动?
“要主动承担困难,敢于承担责任,当领导不肯承担责任怎么行?碰到点问题、要承担点责任的事情,就推来推去,尽量往其他部门推,甚至往上面推,使工作得不到落实。一个不肯承担责任的干部不是一个好干部。”也许那天大会上,张书记不是“直接”指这件船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