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6日讯
厂里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正月里我就在家好好地玩了10多天,陪陪父母与兄弟。”昨天,老家在安徽淮北的义乌市诺男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代新民在新春第一周上班后,对记者说起了厂里的新待遇。
在义乌,大大小小的企业有两万多家,地处后宅街道的诺男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调味品生产企业,至今创办仅三个年头,员工也只有162名。然而,就是这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却吸引了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外来建设者,员工花名册中的姓氏统计居然达到96个,堪称“百姓集一厂,四海汇一家”。
薄丽娟的老家在江苏连云港市,现在她在诺男公司搞财务工作。说起到义乌工作的经历,小薄说:“在我们企业,外地人的比例大大超过本地人,这里没有人说义乌话,也不会有门户偏见,大家都来自全国各地,相聚在一起非常快乐。”
雀志成是从内蒙古大草原过来的,他说,刚来义乌时,大家都惊异他那奇怪的姓氏,纷纷打听他的来历。而现在,随着厂里的“怪姓”越来越多,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稀姓多,怪姓多,是记者打开诺男公司员工花名册的一大感受。在这里,义乌常见的楼、龚、朱姓员工却很少见,而一些平时少有所闻的饶、封、桥、符、桂、柏、游、邰、藏、易、路、时、衡、席等姓氏却位列其中。
诺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进告诉记者,其实在义乌,像他们这样一个厂里可以找出“百家姓”的企业有很多,因为义乌是个海纳百川、诚信包容的城市,他们在义乌家门口就可以招收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目前,诺男公司的员工输送地已经达到了20个省区市,近至本省、安徽和江西,远至甘肃、新疆。凭借这个地缘和人缘的优势,他们迅速在全国25个城市布置了销售办事处。
据义乌市公安局365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傅文林介绍,目前义乌的姓氏总数已经达到了551个,比20年前多了一倍。这主要是因为义乌外来人口急剧增加、不同姓氏的人员源源不断涌入。
义乌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该市外来人口已经达到107万人,远远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当地积极推行“外来人口本地化”政策,在全国率先将“外来打工者”改称为“外来建设者”。每年,义乌都在外来人口中开展“十佳外来务工优秀青年”、十佳“新义乌人”评选。在工作和生活上,由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外来人员劳动保险、医疗保险、技能培训、子女上学、劳动保护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并且还由义乌市政府“买单”,专门安排外来人口技能培训、文化娱乐、公共卫生、特殊困难救济等开支。与此同时,为了更多地引进一些优秀外来人才,义乌还专门出台了人才住房分配、年薪制等政策。这些措施都使得越来越多的外来建设者开始享有市民待遇,由“城市边缘人”变成了“新义乌人”。